秋意未盡,冬意漸濃。近期淄博市氣溫明顯下降,最低溫度已經下降到零度以下,救助管理工作迎來了又一個“旺季”。為落實救助管理服務職責,切實保障有救助需求的臨時遇困人員、流浪乞討人員和露宿街頭人員的合法權益,確保救助管理服務對象能夠得到及時、有效、合法、優質的救助服務,淄博市救助服務中心冬季救助工作將于11月15日正式啟動。

  據了解,今年是市救助服務中心冬季集中開展救助工作的第十五個年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政府對救助管理機構職能的不斷進行優化、調整,今年中央、省、市相關法規、文件的陸續出臺,救助管理機構職責越來越明確,服務功能定位越來越清晰,救助范圍進一步擴大,救助服務機制不斷完善,從剛開始的“街頭巡查”到“寒冬送溫暖”到今天的“冬季救助服務”,冬季救助工作作為救助管理工作的一個品牌逐步呈現系統化、規范化的特點。

  記者近日來到了淄博市救助服務中心,看看為應對冬季惡劣天氣,他們都做了哪些準備。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記者先后到了救助服務大廳、受助人員臨時觀察區、救助物資倉庫等地方。

  來到救助服務大廳,記者被一面墻上碩大的“看板”吸引了。記者了解到,目前淄博市救助服務中心為進一步完善救助流程、規范服務,對受助人員實施救助服務動態化管理,實行救助服務“看板化”。此時此刻中心被救助人員一共幾人、分別是誰、什么時間什么原因被救助、身份核實情況、與親屬或當地民政部門聯系情況、入住房間號、精神狀態等等等等,“看板”內容細致、系統、信息全面,并且根據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隨時對內容進行變更,從求助人員到身份核實到護送信息,甚至是其他救助管理機構護送信息,通過 “看板”信息的展示,整個救助業務工作一目了然。

  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救助管理工作服務對象復雜,突發情況多、變化快,通過‘看板’把救助信息整合到一起,能夠讓我們快速、準確的掌握救助服務工作的狀態,真正實現動態化管理,這是推進救助服務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的重要手段。同時,對“看板”的公開管理,也方便社會各界對我們救助服務工作的監督?!?/p>

  “看板化”是淄博市救助服務中心工作精細化、系統化的一個縮影。也體現出了淄博市救助服務中心對自己工作的自信。

  在受助人員臨時觀察區,記者看到一張張床鋪整潔有序,床鋪上疊著厚厚的棉被。記者通過管理科工作人員了解到,他們會根據季節變化對受助人員床上用品進行更換,護理工作人員24小時對受助人員進行護理,每天堅持對房間進行衛生清理、消毒。為了確保冬季室內供暖溫度,讓受助人員有更舒適的生活環境,供暖開始前他們對受助人員觀察區地暖進行清洗,對供暖管道進行了檢修。

  救助物資倉庫里,棉被、大衣、棉衣褲、棉鞋、方便面、火腿腸等救助物資一排排整齊的碼放著,似乎是整裝待發的士兵一樣,隨時奔赴救助一線。

  為確保冬季救助工作有序開展,淄博市救助服務中心專門研究制定了《冬季救助工作方案》,對后勤保障、主動救助、值班服務等工作進行部署和安排,明確了各個崗位的職責任務。

  在采訪中,淄博市救助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董友先說:“救助工作是社會治理水平的重要體現,是落實政府“事有人管、難有人幫”要求的重要手段,加強救助管理工作,是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兜底線、救急難”,做好救助服務工作的最好成績就是確保受助對象不出問題,我們工作人員不多,平時出差護送任務重、值班工作頻繁、救助業務工作比較繁忙,冬季天氣惡劣,更是需要我們打起十二分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保障受助對象得到及時救助。內部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加強對值班人員的要求,落實安全保障規定;對外強調‘聞報即出、依法施救’;天氣突變時,安排專人開展日間、夜間主動救助,發揮主動救助的積極作用;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原則,切實發揮各級政府的救助管理職責?!?/p>

  那些因務工不著、被盜被搶被騙等原因導致臨時陷入困境的人往往不知道該向誰求助;露宿街頭人員和流浪乞討人員有流動性大、隱蔽性強的特點,發現難度大、救助難度大,寒冬來臨,僅僅依靠民政的力量,很難全面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救助。在這里,我們呼吁社會各界支持和關注救助管理工作,呼吁大家關注寒冬里瑟瑟發抖的弱勢群體,讓我們在這個城市里攜手共筑起一道關愛的墻,用愛在寒冬里為他們送上一絲溫暖,給他們撐起一個“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