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誤診并未造成嚴重后果,我也只是想讓醫院答疑解惑,為什么醫院要推我們走司法途徑?”11月5日,齊魯壹點粉絲“流年,你奈我何!”黃女士通過齊魯壹點情報站反映稱,自己于10月24日上午帶父親去德州市立醫院檢查身體,對于腦部影像檢查項目,醫院卻給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檢查結論,當提出質疑時,醫院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諉,不予回應,而醫院接訪部門則直接要求黃女士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黃女士介紹,10月24日上午,自己帶著73歲的父親去德州市立醫院門診就診,并在醫生的安排下做了一個腦部CT的影像檢查項目。

10月24日上午9時30分許,黃女士通過德州市立醫院微信公眾號查出了影像科檢查報告。
檢查結果:雙側基底節區、放射冠及額頂葉髓質內見多發斑片狀,片狀低密度灶,邊界欠清。腦室系統未見明顯受壓變形,中線結構未見明顯偏移。以上較2019-05-01片變化不明顯。
檢查結論:腦內多發缺血灶、腔隙性梗塞灶?建議結合臨床

黃女士稱,醫生按照以上影像檢查結論開出了血塞通膠囊的藥品。從德州市立醫院門診檢查回家后,黃女士的父親按照醫囑中午和傍晚兩次服藥。

當天晚上7時左右,黃女士通過德州市立醫院微信公眾號再次查看檢查結果時卻發現,腦CT檢查結果已經發生變更,跟上午大夫看病開藥時結果完全不同。
這時檢查結果則為:橋腦見斑片狀低密度灶,較前(2019.05.01)顯示清晰,雙側基底節區、放射冠及額頂葉髓質內見多發斑片狀、片狀低密度灶,邊界欠清,部分較前新增。右側頂葉見條狀高密度鑄型。腦室系統未見明顯受壓變形,中線結構未見明顯偏移。
檢查診斷為:1、腦內多發腔隙性梗死灶、缺血灶表現,請結合臨床,建議MRI進一步檢查 2、少量蛛網膜下腔出血可能

“發現這個問題后,我就趕緊聯系醫院的朋友,并把兩次檢查結果發給他們看,朋友說兩次檢查結果正好相反,上午大夫開出的血塞通膠囊效果和晚上查到的檢查結果正好相反。”黃女士稱,第二天自己又帶父親去醫院檢查,在大夫的安排下,父親住院治療七天后出院。同一次檢查卻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黃女士稱,即使自己不懂醫學,卻也隱隱覺得不對勁兒。于是,黃女士先后找接診大夫、醫院辦公室、醫院接訪部門,向醫院要求給一個解答。然而在幾天的推諉后,醫院信息科一張姓工作人員加上黃女士微信,回復稱可能是微信后臺接口出現問題,需要聯系技術公司。黃女士再次聯系后,信息科則一直沒有給予回復。黃女士再次找到醫院時,醫院又把黃女士支配到了接訪科處理問題。接訪科工作人員則直接給黃女士回復,讓黃女士走司法途徑解決。
“就這一點點小事,能口頭解釋的事兒為什么走司法途徑?”對于醫院的強勢,黃女士無法接受。他說希望通過媒體,讓醫院給解釋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