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500萬高嗎?濟南曲水亭街老宅主人說起拍價有點低

  濟南曲水亭街畔一處作價1500萬元的獨門小院欲拍賣瞬間走紅。11月16日,新時報記者走進這處至少有百年歷史的宅院,聽主人介紹老宅的過往,對于1500萬元的起拍價,其認為有點低。與此同時,《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獲省政府批復,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認為,歷史文化街區有合法產權的建筑交易后,在更新時應保持傳統風貌。

  靜謐小院出門就是曲水亭街

  11月16日下午,曲水亭街上游人摩肩擦踵,小橋、泉水、垂柳、老宅院,盡顯老濟南的韻味。這處欲拍賣的宅院就在曲水亭街與后宰門街路口往南不遠,門牌號為曲水亭街8號,門口就是曲水亭河。

  在這處宅院門口,新時報記者正好碰上主人回來看房子,院里已有前來探訪的媒體記者。只見小院中庭有石桌、石凳,院北側的架子上爬滿扁豆絲藤,里院門口是一棵有著80年歷史的皂角樹,東西兩排廂房為青磚、條石建筑。如果不是墻上的空調、屋里的電腦等現代化電器出現,這處小院給人以回到幾十年前老濟南古樸人家的感覺,此處的靜謐與曲水亭街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

  據了解,曲水亭街8號有5戶人家,除了路大荒故居,還有3戶屬于公房,具備完整院落的只有這處欲拍賣的老宅。據房主馬女士講,她太爺爺那一代人居住的時候宅院更大,其在現今這個院里出生的,兒子也在這個院里長大,這里有著馬家數代人的歷史。她指著院里的石桌說:“這其實是一張香案,在院里擺放了好幾十年。小時候,夏天我們在這里吃飯、練毛筆字,過得很愜意。”說著說著,她幼時的記憶不斷浮現,院子里曾經還有兩棵楊樹,他們兄妹晚上摸知了、白天撿知了殼;就連院門口那棵皂角樹也有蠻多故事,早先時候他們家收了皂角再賣給宏濟堂……

  在新時報記者與馬女士攀談的空里,不時有三三兩兩的市民、游人推門進來,對作價1500萬元欲拍賣的宅院來瞧個新鮮。一住在青龍橋的市民說,在百花洲、曲水亭街附近這么好的地段,這種院子就是稀缺資源。

  路大荒魏啟后等名人曾是常客

  據馬女士講,這處宅院具體建造年代已不可考,但其太爺爺那一代時就住進來了,所以至少有百年歷史,因為朝向曲水亭街的門口匾額上寫著“路大荒故居”,此前很多人沖著路大荒故居進來參觀,反而這處院落并不為外界知曉。

  在她看來,這處宅院不僅僅是地理位置好,更重要的是文化底蘊深厚。馬女士回憶,其父親在山大學習古漢語,又熱衷于根雕、山水盆景,不時有文化名人來拜訪,她家與路大荒先生做鄰居,所以兩家斷不了有來往,“父親在世的時候,還有魏啟后、陳維信等書畫大家經常來著作品來交流、切磋。”

  近年來,隨著濟南對老城區保護力度加大,地處古城核心區的這種帶獨立院子的房屋很少有出售,何況還是有合法產權證的房產。“曲水亭街是濟南獨一無二的地段,老宅院又是不可復制的稀缺資源,1500萬離心理價位有一定差距。”她說,證載房屋建筑面積90平方米,院落約130平方米,所以覺得1500萬元起拍感覺有點偏低

  今年70歲的曹瑞吉老人打小住在曲水亭街,在他記憶里近年來曲水亭街鮮有帶院子的房屋出售。上世紀80年代,曲水亭街有過修建“湖山路”的規劃,那時街上有幾戶人家賣了房子搬走,后來路不修了也就沒有賣房的了。“四五年前,曲水亭街南頭有人賣過一次臨街的門頭房,四十多平方米,賣了100多萬。”曹瑞吉說,作為幾十年的老街坊,看著馬女士一家打算賣房,總感覺又少了一個老街坊,心里有點空落落的。

  兩個月前拍賣公司已在運作

  曲水亭街8號這處宅院靜時默默無聞,為何忽然一夜爆紅?其實,受托的光彩銀星拍賣公司早在2個月前已發布過招商信息,只不過最近因為作價1500萬元起拍,讓這處宅院有了談資。

  據負責拍賣的工作人員稱,9月時他們發布了招商信息,并在公司和個人渠道進行過推廣,而房主方面對是否拍賣和拍賣價格還沒有明確,近期明確后就以這個價格作為起拍價。目前,已有濟南本地客戶進行意向詢問,他們也會聯系北京等地客戶推廣,“這兩天很有關注度,我們會繼續觀察社會反應,適時組織公開拍賣,最終價高者得。”據稱,一旦確定拍賣時機,8天就可以組織拍賣會。

  在北京,時有經常組織拍賣四合院的商業行為。北京曾出臺規定,鼓勵單位和個人購買歷史文化街區的房屋或院落,從2015年以來四合院交易量一直在不斷減少。在濟南,此前尚沒有拍賣類似宅院的記錄。

  地處歷史文化街區,更新宜保持傳統風貌

  就在11月15日,《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獲省政府批復,其中芙蓉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重點保護芙蓉街、曲水亭街、后宰門街及眾多文化資源點構成的街區格局。而這處欲拍賣的宅院正位于曲水亭街軸線,又臨近省文保單位路大荒故居,一旦拍賣后,買受人在翻新時怎樣才能不違反名城保護規劃?

  拍賣公司工作人員表示,至于老宅院的未來,就看買受人作為什么用途,出于這里的歷史文化底蘊,買受人既自住也可以改造為民宿。而在馬女士看來,希望買家能和他們一樣喜歡和愛護這處老宅院,畢竟她對這里有著深厚的感情。

  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濟南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芙蓉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每一棟建筑都有存在的價值,規劃對街區建筑物進行分類保護,作為傳統風貌建筑的老房子內部可以更新,改善居住、使用條件,以適應現代生活方式,外在結構上應盡量保留歷史街區的基底和形態,不破壞傳統風貌。

  (新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