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垃圾桶消失,村里神清氣爽!商河垃圾分類讓村民直言“愣方便”

  “村民您好,請將自家的垃圾帶出家門外,倒入收運車上的垃圾桶內……” 12日中午,商河縣劉集村內響起了垃圾收運車的喇叭聲。75歲的劉集村村民劉官華趕緊把家里的垃圾拿了出來。

  就在六個月前,劉官華扔垃圾還得走出門,到村里道路上的大垃圾桶里投放。這些大垃圾桶不僅有礙觀感,一到夏天還有異味。可如今,村里環境煥然一新。“我們村從今年6月份實行了垃圾分類,生活垃圾進行了四分類,而且全部撤桶,定時投放定點收集,現在村里大型垃圾桶只有兩處了。”劉集村村支部書記劉官君告訴記者。

  現在走過劉集村,寬闊整潔的道路讓人神清氣爽。“把垃圾桶都撤了以后,現在村里配備了三個保潔員,保潔員有個放著各類垃圾桶的電動三輪車,一天早、中、晚三次來村里拉垃圾,而且是挨家挨戶收集垃圾。”劉官君說,村兩頭各有一個垃圾收運點,收集的垃圾再由垃圾車統一清運走,垃圾車也不用開進村子里了。

  “剛剛實行垃圾分類的時候,村里給每戶都發放了關于垃圾分類的一封信和分類指導,讓村民都看看、學學。”劉官君說。劉官君也在村里的喇叭上宣傳,大家慢慢地也就學習了,習慣了。

  “一些廢紙本子、紙箱子這些都是可回收垃圾,果皮饅頭、剩菜剩飯這些不能回收,放到廚余垃圾里,一些廢舊電池啥的都得裝到有害垃圾里。”說到垃圾分類,75歲的劉集村村民劉官華已經熟稔于心了。“保潔員一天三趟來家門口轉,這些垃圾不用走遠了再去倒了,愣省勁,愣方便!”。

  商河縣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環衛管護中心主任喬列水告訴記者,如今,24個試點村依托現有城鄉環衛一體化隊伍,全面推開了“定時投放、定點收集、垃圾不落地、不混裝收運”的上門回收模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