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聊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聊城市科技局副局長王海濤通報了全市科技工作進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1-9月份,聊城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33.14%,預計全年比年初增長2個百分點。

王海濤介紹,今年,市科技局著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篩選100余家創新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企業作為高企重點培育對象,多次舉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培訓會,申報116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數量歷年最多,目前已經通過認定公示80家,預計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將突破200家以上。推動高企優惠政策應享盡享,切實調動企業申報積極性,落實2018年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省、市財政補助資金1241萬元,為157家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收4.89億元。
加快建設各類創新平臺。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10家,申報省級技術創新中心41家,積極創建東阿阿膠省技術創新中心。培育認定37家市級重點實驗室,開展市級創新平臺提質升級工作。不斷強化各類孵化平臺功能,加大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監管培育力度,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持續優化環境,1-11月份新增孵化企業和大學生創業企業30家,舉辦培訓講座和交流活動22期。積極協助聊城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加快推進聊城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市政府出臺《關于建立聊城產業技術研究院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的推進方案》,目前市政府已撥付啟動資金2000萬元,正對院長人選進行考察。
不斷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對接各類人才計劃和交流活動,獲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優秀組織獎”。獲泰山產業領軍人才5人、省外專雙百計劃1人,總數為去年的6倍。成功舉辦“2019中國·聊城海外高層次人才交流會暨高層次外國專家齊魯行”活動,來自23個國家的60余名海外高層次人才與聊城市企事業單位進行深度對接。不斷強化產學研對接,征集企業技術需求100項,邀請院士等高層次專家參加省創新驅動發展院士懇談會和江北水城“雙招雙引”大會。出臺《產學研合作引導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引導企業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
切實發揮科技項目帶動作用。立足聊城市特色和優勢產業,實施一批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項目,帶動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技術。申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等各類項目80余項,華潤昂德生物藥業公司的“新型長效GLP-1降糖藥物的產業化開發”等3個項目列入省重點研發計劃(廳市聯合)項目,獲省財政資金支持5370萬元,中色奧博特公司的“5G用高性能壓延銅箔研究開發及產業化”等7個競爭擇優類項目獲省財政支持5280萬元。截至11月底,市科技局共爭取省級以上資金13004.99萬元,2019年到位資金6614.99萬元,為歷年最多。
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環境。不斷完善各類創新政策,出臺聊城市《企業研發投入后補助實施細則》等10余份政策文件。同18家銀行簽訂合作協議,引導信貸資金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完成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備案1200萬元。編印《科技創新政策匯編》,通過宣講會等形式對各類政策進行解讀。狠抓科技惠企政策落實,激發創新動力,今年申報省研發投入補助企業111家,補助總額3835萬元(其中落實省級補助2060萬元)。積極營造創新濃厚氛圍,2019年聊城市科技活動周,開展了科技下鄉、科技資源分享等活動。
扎實推進科技強農惠民。莘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成功通過科技部驗收,4家省級農業科技園區通過省科技廳驗收。深入開展科技扶貧,科技扶貧工作在上半年全市扶貧考核中列全市第一位。在全市篩選704人注冊為科技特派員,組建了35支科技特派員科技扶貧服務隊,與全市676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簽訂服務協議,247名科技特派員實現了服務全覆蓋。聊城市6名科技特派員、3個基層單位在全省科技特派員工作會議上受到表揚,3個農科驛站被評為省級優秀農科驛站。莘縣富邦菌業農科驛站作為先進典型被科技日報、大眾日報等媒體連續報道。
全面加強自身建設。扎實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發揮局黨組率先垂范作用,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研討21次。嚴格民主議事規則,召開黨組會議47次、局長辦公會25次研究重點工作。強化黨建引領,開展黨建+扶貧、黨建+志愿者服務等工作,成立老干部黨支部。省級文明單位順利通過復審。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拔12名科級干部,對機關科室負責人進行交流輪崗。在浙江大學舉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科技管理提升研修班,全市45名科技管理人員參加。持續強化黨風廉政建設,扎實構建“一崗雙責”網絡,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本領高強、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科技干部隊伍。
下一步,市科技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大力弘揚“干事創業、狠抓落實”的擔當精神和“事不過夜、案無積卷”的工作作風,雷厲風行抓落實,只爭朝夕謀突破,扎實實施科技項目帶動工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創新平臺提升工程、科技人才集聚工程、科技園區升級工程、創新環境優化工程、黨建引領工程、效能提升工程等,為聊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科技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