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我跟隨山東省第十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馳援湖北。而且有幸成為山東省第十一批醫療隊隊長,在機場接過醫療隊隊旗的那一刻,我感到身上肩負的使命與責任無比重大。”5日召開的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濟南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重癥監護室醫療隊長)司敏回憶。

  “抵達黃岡后,經過一天緊張的崗前培訓,我們醫療隊中54名醫護人員正式進入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重癥監護病房工作。南一西四、南一西七兩個病區共30張床的重癥監護病房,就是我們的戰場。” 司敏說。

  在這里,山東省第一批、第二批隊員已經工作了20天,自2月17日,司敏和隊員們共同承擔危重患者救護工作。至3月18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所有住院患者病人清零。共救治危重患者 71 人,好轉出院 67例,其中多名危重患者應用機械通氣、床旁血液凈化治療、胸腔閉式引流和床旁超聲檢查,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我印象最深的患者是三個“90后”!其中兩位90后是“90歲的老奶奶”!” 司敏說,這兩位老奶奶是司敏夜班時收入病房,當時兩位患者病情都比較重,同時又合并基礎疾病,來黃岡之前,作為濟南市中心醫院新冠肺炎專家組成員,已經開展抗擊新冠肺炎,工作近一個月,對新冠肺炎的診療規范非常熟悉,所以處理起來還是比較順利,在標準治療方案基礎上根據患者自身特點做一些細微調整,比如患者心臟、肝腎功能的維護,兩位患者都非常給力,經過治療1周后就出院了。

  另外一位90后,是當地醫院一名護士,年僅21歲。“在查房交談中,我注意到她有氣促的表現。后來我看到她的影像學資料,心中不由一驚!” 司敏說,她雙肺多部位磨玻璃影,是典型的新冠肺炎重度表現。“當時我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下來,她的年紀比我自己的孩子還小2歲,她是護士,是和患者密切接觸的人,所以她的感染也一定跟密切接觸患者有關,我特別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救治她。”在治療期間,由于她在監護室治療時間比較長,出現了情緒波動。司敏每次查房都會鼓勵她。“她很喜歡讓我抱抱她,覺得可以獲得力量,我也覺得這種方式給了她很大的動力。”司敏說,她還單獨加了她的微信。晚上她睡不著,會發微信找她聊天,這時司敏會鼓勵她“你堅持住,現在情況一天天好轉,就算你在監護室多陪我幾天吧,咱們把病徹底治好,以后你還要結婚生孩子呢!”

  很慶幸的是,3月2日,她康復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