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大眾日報記者 馬景陽 孫渤海
吃穿住用行,都是百姓生活的重頭戲,排在第一位的“吃”,更是格外重要。在淄博,就有這樣一群人,刺骨寒風中,他們表現出了“戰天斗地”的豪氣,只為裝滿老百姓的菜籃子。
1月6日下午1點多,淄博中心城區寒風乍起,體感溫度直線走低。在魯中蔬菜批發市場蔬菜區最西側,一間“穿”著防凍膜的棚子,門口的薄膜被卷到了一邊,一名男子正在里頭忙碌。
記者摘下手套,僅僅幾十秒鐘,雙手就被風吹得生疼,幾乎要失去知覺。再看男子,穿著薄棉襖,戴著帽子,露著脖子,只有右手戴著一只最簡單的白線手套,讓人看在眼里都覺得冷意直冒。

不一會,他從棚里搬出了一大袋土豆,小心地將袋子放在秤上稱重,拿記號筆在袋子上標好重量,又彎腰搬起土豆裝到了旁邊的三輪車上。
不大的三輪車車斗里,很快碼好了十幾袋土豆。
裝好車,男子也沒閑下來。他蹲在地上,拿地秤當桌子記下了一連串數字,拿紙的左手已凍得發紅。“這些土豆是飯店訂的,我一會就得給人家送去,先記好賬,留個底。”男子說。
男子姓劉,鄒平人,在這個市場干了二三十年,是老資格的蔬菜批發商。老劉雖話不多,對于記者的提問卻知無不言。
他告訴記者,他一直做土豆、蘿卜等蔬菜批發生意,目前庫存有五六千斤蘿卜和3萬多斤土豆,都是最近幾天剛進的貨。
“土豆是內蒙的,蘿卜來自壽光,我正常就進這么多貨。前陣子下雪路不好走,一些菜過不來,價格漲了漲,現在已經降了。”老劉介紹說,現在土豆批發價從一斤一一塊錢到一塊四五不等,價格比較穩定,與往年相比也變化不大。
老劉趕去送貨的時候,在他棚子的東邊不遠處,批發商老張鉆進了一輛貨車的車廂里,開始卸剛從青州運來的1萬多斤西紅柿。他和女兒配合十分默契,他把裝滿西紅柿的大筐挪到車廂尾部,女兒再將筐順著木板滑下,拖到一邊擺好。
父女倆各戴著白線手套,而這種手套的作用僅限于在搬重物時保護手部,保暖作用幾乎等于零。他女兒連帽子都沒戴,他在干活時還長時間露著手腕,這得有多冷?不過,記者從他們的動作、表情上,絲毫看不到寒冷帶來的影響。
很快,棚下空地上整整齊齊擺好了幾十筐西紅柿,放眼望去一片鮮紅。

老張的老家在濰坊,他也是蔬菜批發的行家里手。目前,他進了八九萬斤西紅柿,存貨量十分充足,而且批發價格比去年同期還便宜幾毛錢。
“剛進的這些西紅柿,明天早上就有來拉貨的了,一天時間差不多就能賣完。”老張說。
當天,記者在批發市場詢問了很多商戶,有關蔬菜供應的問題,得到的都是“貨源充足”“供應有保障”的回答。
7日,天氣更寒冷了。城區一家超市的蔬菜賣區十分熱鬧,各種蔬菜堆的冒尖,眾多市民忙著選購,滿眼的綠色也變成了極寒天氣下一抹難得的春色。
有了蔬菜批發商們的付出,再加上農貿市場、超市等消費渠道,天氣再冷,人們的菜籃子也不會空著。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馬景陽 孫渤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