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煙高鐵區間路基土石方全部完成,站場(不含煙臺南站)完成80%,橋梁樁基完成90%;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完工。蓬萊國際機場市政交通預留預埋項目主體工程完成40%,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適時啟動建設……在2日召開的煙臺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安排部署了2021年八大重點工作,加快構筑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人民滿意交通,為全市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當好先行、做強支撐。

  基礎設施建設更完善,萊榮高鐵站場完成40%

  2021年共安排新建續建重點項目29個,其中鐵路項目4個;軌道交通項目3個;公路項目12個;港口項目5個;機場項目4個;樞紐場站項目1個。

  加快鐵路通道建設。濰煙高鐵區間路基土石方全部完成,站場(不含煙臺南站)完成80%,橋梁樁基完成90%;萊榮高鐵區間路基土石方全部完成,站場完成40%,橋梁樁基完成90%;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完工。蓬萊國際機場市政交通預留預埋項目主體工程完成40%,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適時啟動建設。

  加快機場布局建設。煙臺蓬萊國際機場二期T2航站樓工程主體施工完成90%。棲霞通用機場完成機場跑道、航站樓、機庫等配套基礎設施。蓬萊通用機場爭取完成機場跑道及相關附屬設施建設。蓬萊機場二期擴建供油工程完成配套節點施工。

  加快公路路網建設。積極推進G18榮烏高速煙臺繞城段改擴建、G15沈海高速福山收費站改擴建等重點項目,完成G517長萊線蓬萊段、S307小萊線萊州段等大中修工程,啟動G308文石線萊陽段、海陽段及S207萊乳線牟平段等改建工程。突出煙臺特色,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四好農村路”建設試點工作,努力打造經驗模式成熟、典型示范帶動性強的示范樣板。

  加快港口設施建設。完成煙臺港西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二期工程沉箱安裝,開工建設煙臺港龍口港區南作業區1#-3#通用泊位工程、6#-7#液體化工泊位工程、航道工程及龍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碼頭工程。支持蓬萊東港區開發建設,爭取將蓬萊東港區航道和防波堤工程列入交通運輸部和省“十四五”規劃。加快蓬萊西港區規劃調整,推進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快西港區、龍口港區LNG接收站碼頭建設和欒家口港區LNG作業區規劃調整,打造北方最大的LNG儲運基地。

  加快樞紐場站建設。建設長島綜合交通樞紐工程、蓬萊國際機場交通中心和城鐵南站綜合客運樞紐。

  運輸體系更高效,提升陸海聯運競爭力

  構建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交通運輸網絡。提升港口競爭力。借助省港口一體化管理優勢,引導煙臺市港口加強與渤海灣南岸港口合作,充分發揮滾裝、鋁礬土、油品、礦石、煤炭等骨干貨種規模優勢,鞏固商品車、化肥、木材、中非雜貨班輪等特色貨種龍頭港地位,完善主要貨種物流鏈條,不斷提高港口生產能力。

  提升聯運競爭力。依托渤海灣黃金水道,深入實施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推動各種運輸方式間信息共享,提升陸海聯運效率。深化貨運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快車輛裝備升級改造,深入實施網絡貨運等“互聯網+”,推進物流行業轉型升級。

  提升道路客運競爭力。適應《新客規》要求,推動道路客運企業資源共享、抱團發展,開展好定制公交,將定點班線和旅游客運緊密結合,提升道路客運服務品質。

  運輸服務更便民,深化國家公交都市創建

  以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為出發點,推動運輸便民利民。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認真落實《煙臺市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計劃改造農村公路500公里,推動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爭取到2022年,全市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年均養護工程比例不低于7%,中等及以上農村公路占比不低于80%。推行縣、鄉、村三級“路長制”,健全“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體系。

  推動城鄉交通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成果,提升農村客運服務水平。加快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爭取年底改造比例達到85%以上。深化國家公交都市創建,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網絡,優化調整市區公交線路15條,新增12米純電動空調公交車100臺。

  推動海上運力高質量發展。優化調整航運結構,推動蓬長全域航運資源整合和船舶運力結構升級,爭取開通長旅航線,持續打造環渤海集裝箱“海上巴士”船隊,推動船舶向大型化、專業化、綠色化發展。

  推動疫情防控常態化。建立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因時因勢調整、細化和完善交通運輸防控措施,嚴格落實交通運輸工具及場站消毒通風、人員防護、乘客測溫和信息登記等要求,做好道路、航運、引航等領域一線人員防控工作,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春運、國慶等重要節點運輸工作。

  此外,全市交通部門還將著力推動智慧交通發展,推進交通運輸依法行政,鞏固平安交通建設成果,提升交通發展軟實力,加強黨的建設等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