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十三五”時期,菏澤市經濟總量由全省第13位躍居至第8位,前進了5個位次,增速全省第一,人均水平擺脫了全省末位;財政收入超越兩個地市,躍居全省第11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五年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特色產業體系展開布局,發展動能加快轉換,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重大基礎設施密集實施,“水陸空”立體化交通體系加速形成;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各項事業繁榮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面向“十四五”,菏澤市提出將緊緊圍繞“四個突破、一個保持、兩個提升、三個新局”的發展思路和戰略定位,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勠力同心、狠抓落實,全面開創后來居上新局面。◎文/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吳紹博

高速發展下的菏澤
新簽約過億元項目450個
“十強”產業投資增長30%
今年的菏澤市政府報告中,菏澤市長張倫表示,2020年,菏澤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483億元、增長3.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8億元、增長7.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9365元、15107元,分別增長3.7%和6.6%。
2020年,菏澤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牢把住疫情防控“四道關口”,抓實抓細網格化管理,構筑起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銅墻鐵壁”。扎實做好“六穩”“六保”“三促”工作,落實落細減稅降費等穩企惠民政策,協同推進復工復產復市,經濟運行呈現逆勢上揚、回升向好態勢。
項目建設扎實推進,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29億元、居全省第2位,魯西南大數據中心、大唐5G微基站等39個省市重點項目竣工投產,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5%、增幅居全省第3位。雙招雙引成果豐碩,編制了產業圖譜和招商地圖,新簽約過億元項目450個、計劃投資2660億元,上海公衛(菏澤)產業園、石炭紀納米新材料等一批技術領先、前景可期的好項目落地建設。
2020年,菏澤市堅持把重點產業突破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231”特色產業競爭優勢持續增強。核心產業競爭力快速提升。全面啟動菏澤現代醫藥港建設,“一港四園、多點支撐”格局初步形成,生物醫藥產業投資額、營業收入、利潤分別增長135.4%、28.7%和18.3%。賽托生物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企業,步長制藥等3家企業被評為山東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優勢產業加速轉型。啟動“千企技改三年行動”,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58.2%、居全省第1位。新增“四上”企業1035家、增長21%。匯盟生物被評為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大樹達孚特、茂盛木業等10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瞪羚企業”,定陶稻香村等2家企業被評為省“雁陣形”集群領軍企業。
報告指出,去年菏澤市“十強”產業投資增長30%,“四新”經濟投資增長73%,規模以上新能源新材料企業超過100家,新能源發電量占全市裝機容量的39.8%。紳聯生物等3家企業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郎峰新材料等49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經濟總量上升5個位次
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五年增速第一
張倫在報告中指出,“十三五”時期,是菏澤發展史上聚力突破、濃墨重彩的五年。經濟總量由全省第13位躍居第8位,前進了5個位次,增速全省第一,人均水平擺脫了全省末位;財政收入超越兩個地市,躍居全省第11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五年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特色產業體系展開布局,發展動能加快轉換,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重大基礎設施密集實施,“水陸空”立體化交通體系加速形成;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各項事業繁榮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五年來的發展成就,極大提振了全市人民的發展信心,菏澤已經站在了總量與質量并行、增長與效益并重的新的歷史起點上,為實現后來居上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十三五”時期菏澤市三產結構由11.1:47.2:41.7調整到9.9:40.2:49.9,實現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6%,總量提升了2個位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分別增長8.2%、9.3%、14.5%和13.1%,增速均居全省前列,成為山東省發展速度最快、綜合實力提升最明顯的地市之一。
全面開創后來居上新局面
“十四五”時期,菏澤市將緊緊圍繞“四個突破、一個保持、兩個提升、三個新局”的發展思路和戰略定位,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勠力同心、狠抓落實,全面開創后來居上新局面。
“后來居上”是中央對菏澤的殷切期望、是菏澤人民的熱切期盼。菏澤將緊緊圍繞這個總航標、總定位來謀劃工作、推動發展,引導全市上下聚力聚焦重點產業、鄉村振興、城市功能、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合力攻堅、奮力前行,以重點工作突破、局部工作領先,帶動全局工作上臺階、整體發展后來居上。
深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著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菏澤市將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加快山東省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共同體、山東高端化工研究院等載體建設,積極爭取生物醫藥省級實驗室落戶菏澤。突出抓好“雙招雙引”,確保新落地過億元項目200個以上,引進高層次人才300名以上。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確保完成投資1000億元以上。創新支持企業方式,確保年內新入庫“四上”企業300家以上,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家以上。
今年,菏澤市將繼續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業,扎實推進“重點產業突破年”行動,加快打造“231”現代產業體系。
推動核心產業向全產業鏈延伸,堅持全流程打造生物醫藥和高端化工“兩大核心產業”,以9個省級化工園區為依托,做強東明石油化工基地,做優巨野、鄆城煤化工基地,做精成武、單縣、曹縣精細化工基地。
推動優勢產業向高端化邁進,突出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機電設備制造、商貿物流三個優勢產業,努力打造農副產品加工、林產品加工、牡丹產業化等一批特色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