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位列第8!濟南入圍全國省會城市GDP十強,表現亮眼
來源:愛濟南
近日拉薩公布2020年經濟數據后,27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的2020年經濟年報均已揭曉。
從GDP數據來看,2020年,27個城市中有11個城市突破了萬億元大關,比上一年度增加4個,有17個城市的GDP超過5000億元。其中,濟南在全國省會城市GDP十強中位列第八。

入圍GDP十大省會城市行列
2020年,27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GDP排名中,位居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廣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長沙、鄭州、濟南、合肥和西安。這是繼2019年濟南首次挺進全國城市GDP“20強榜單”后又一矚目成績。

2020年濟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140.91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從2001年全市經濟總量突破千億,到2013年跨越五千億元,再到“十三五”時期先后躍上七千億、八千億、九千億、萬億臺階,20年時間經濟總量擴大了10倍。濟南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跨越,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
2020年,濟南實現了兩個突破,綜合實力顯著提高。一方面,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初步估計,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突破900萬人。另一方面,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906.1億元,首次突破900億元。這兩個突破,充分體現了城市的規模效應、集聚效應在進一步顯現。

濟南GDP增速亮眼
新晉萬億城市的濟南經濟增速亮眼。2020年,濟南GDP同比增長4.9%,在27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位列第六。其中,2020年濟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2%,高于全國9.4個百分點,高于全省7.2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增長77.9%,醫藥制造業增長31.3%,計算機通信制造業增長20.3%。
“十三五”時期,是濟南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最高、區域功能地位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獲益最多的時期之一。

根據2016至2019年統計公報數據,“十三五”時期,濟南GDP總量翻了一番,年均增長6.9%。2015年,濟南GDP占全省比重為9.7%;2016年,濟南GDP占全省比重提升至9.75%;2017年,濟南GDP占全省比重達到9.91%;2018年,濟南GDP占全省比重達到10.27%,升至全省第二位;2019年,濟南GDP占全省比重達到13.3%;2020年,濟南GDP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占全省比重提高到14%左右。
濟南城市首位度增幅位居前列
從統計數據來看,2020年濟南省會首位度13.87%,較2019年的13.29%,增長了0.58%,在在27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位列第八位。
2020年6月3日,山東印發實施《關于加快推進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濟南充分發揮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牽頭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6市高水平建設現代化省會經濟圈。

在強化頂層設計的引領作用方面,濟南牽頭各市共同編制《省會經濟圈“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初稿,將由省發展改革委會同7市修改完善后提請省政府印發實施。通過高水平規劃確定省會經濟圈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圍繞交通互聯、產業協同、生態共保、對外開放等領域開展合作,凝聚一體化發展合力。
為更好發揮濟南對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經深入調查研究和反復征求意見,濟南市發改委研究起草了《濟南市關于推進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完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建設產業集聚引領高地、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打造文明交流互鑒窗口、提高區域公共服務水平、擴大對內對外雙向開放、創新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等7大領域,提出了29條重點任務,梳理了109項具體行動。

根據《實施意見》的目標,到2025年底前,省會城市首位度大幅提升,經濟集聚、創新創造、人文凝聚、開放交流、綜合服務功能全面釋放,“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的城市品牌全面塑成,“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基本建成,引領省會經濟圈實現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綜合第一財經、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