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i新聞記者“武漢熱干面”:近日,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里發微博呼吁發起“待用快餐”活動。“待用快餐”源于歐洲的“待用咖啡”,是指在咖啡館消費的人多買一兩杯“存”在店里,讓店家提供給囊中羞澀的人。武漢市民,你感興趣嗎?
【記者追訪】4月12日,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里的實名認證微博“陳里”,在新浪發的一條微博引來眾多關注,微博呼吁國內快餐店為流浪人員提供一些“待用盒飯”,這樣能給弱勢群體一定尊嚴。13日,西安經營一家快餐店的臺灣人高文麟看到微博,當下決定要在自己的店里推廣“待用快餐”,成為了餐飲界實施“待用快餐”第一人。
昨日,本報i新聞記者“武漢熱干面”發問:作為武漢市民,你愿意為需要的人購買“待用快餐”嗎?
記者在長江網及新浪湖北上發起了問卷調查,調查于昨日上午11時實施,截至下午5時30分,短短6小時吸引了3.7萬網友閱讀和熱議。
結果顯示,51.2%的網友選擇“會為他人買一份‘待用快餐’”,39.0%的網友選擇“視餐廳情況和當天經濟情況而定”,只有9.8%的網友選擇“不會”。
在我市一家國企工作的小李介紹,他曾在路邊遇到一位乞討的人,請對方去快餐店吃飯,對方沒有點任何炒菜,只點了一碗蛋炒飯,吃得特別香,他說:“如果能夠嚴格規范,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我愿意購買‘待用快餐’。”同事易先生說:“很好,想法不錯,至于怎樣界定誰才是需要的人,天平自然在心中,不必多慮。”
對于在武漢實施“待用快餐”,48.8%的網友認為最大的阻力在于“擔心有人冒領”,另外43.9%的網友擔心“商家將‘待用快餐’挪作他用”。
對于“待用快餐”在我國的可行性,73.2%的網友保持樂觀態度,認為“可行性有,但需要好的制度維持”,26.8%的網友認為“沒有可行性,純屬商家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