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長曾對我講起他的“教子經”:兒子被同學打哭了,他不但不安慰,還將其狠狠罵了一頓,說:“現在這個社會就是人吃人,弱肉強食,你打不贏就是沒用,還有臉哭!都不應該給你飯吃。”這位家長講這件事時一副揚揚自得的神態,我聽著卻十分刺耳。
孩子在學校里經常打架,該怎么辦?這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我認為,問題主要出在家長的教育方式上。
如今,有的家長主動給孩子灌輸“狼性教育”,認為這樣孩子才不會吃虧。一位家長曾對我講起他的“教子經”:兒子被同學打哭了,他不但不安慰,還將其狠狠罵了一頓,說:“現在這個社會是人吃人,弱肉強食,你打不贏就是沒用,還有臉哭!都不應該給你飯吃。”這位家長講這件事時一副揚揚自得的神態,我聽著卻是十分刺耳。
這位家長講的道理對不對?如果放在成人社會,這可以探討。不就是叢林法則嗎?整個經濟學的根本還是建立在“人都是自私的”這一基礎上的呢。但這位家長對孩子講這番話,則是完全錯誤的。他無視自己所面對的是毫無是非判斷力的孩子,他所灌輸的理論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將戾氣植入孩子的心底,進而抹殺其人性中柔軟而美好的部分。這位家長忽視了最關鍵的一點,在孩子該喝“人奶”時喝“狼奶”,后患是顯而易見的。
試想一下,受這種狼性教育的孩子,在學校中可能出現什么情況?當他和其他同學發生矛盾時,他會不會習慣性地動用拳頭?除了暴力之外,他能找到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嗎?他會不會成為同學和老師眼中的“壞孩子”,而被民意放逐?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情況,不知那位秉承狼性教育的家長會做何感想。
有人會覺得上述有些危言聳聽,因為他們自認為從未教育孩子去欺負別人,只是告訴他要學會反擊。“別人打你一拳,你就要打回來。”“力氣不夠?你不是有指甲嗎?可以抓他的臉啊!”“狠狠打他一次,他就不敢再欺負你了。”這樣的話,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說過。在這個獨生子女的時代,心疼孩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能讓孩子一味懦弱,被動挨打,但也不應該鼓勵暴力。因為暴力就是一朵惡之花,一旦孩子嘗到甜頭,后面發生的事,就不是家長能控制得了的了。
當然,在處理孩子打架的問題上,老師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眼中,家長只是后援,老師才是法官。如果老師既能秉持公心,又有處理技巧,既能為挨打的孩子伸張正義,又不把打人的孩子變成異類,導致其“破罐子破摔”,那就非常有可能避免打架事件的再次發生。當然,這是個很費精力的事兒。我們都是從那個年齡過來的人,回頭想想,不是也有一些經常打架的孩子,后來出人頭地了嗎?
這里再舉一個例子,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云上小學時就經常打架。有一次,他被同學打破了頭,一位孫老師送他去醫院,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縫了3針。馬云一滴眼淚都沒掉。老師夸他是“好孩子”。時隔多年之后,馬云還把這位老師奉為上賓,說:“在小學里打架,是壞孩子的表現。孫老師的這句‘好孩子’,給了我無比的信心。”
在此,希望所有的老師都能為愛打架的孩子多操點心,讓他們變好,給他們信心,他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你。 薛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