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濟南市舊城開發投資集團對外公布,將投資15億元修建濟南火車站北廣場,其中包括復建21年前拆除的老火車站以及行包房。“濟南后悔了!”濟南文史專家雍堅這樣評價重建濟南老火車站的決策。(東方早報 8月14日)
濟南要復建二十一年前拆掉的老火車站的消息,不脛而走,這條消息喚回了很多濟南人的回憶,也驗證了當時拆除老火車站時反對者留下的那句“濟南會后悔的”預言。二十一年過去了,沒人會在意濟南高樓大廈多了多少,倒是那座老火車站已經成為濟南人民心中無法忘卻的紀念。
可能當時拍板定奪拆掉這座能代表濟南、能了解濟南近代史的活建筑的人,絕對不會想到今天濟南又多了一個這樣的煩惱,到底要不要復建?與其說歷史總是愛開玩笑,倒不如說是濟南真的后悔了,這沒有任何可以掩飾的,今天的濟南的的確確后悔當年莽撞的決定。所以,現在要復建這座有著特殊意義的老建筑。
這不是一座普通的老建筑,而是活生生的濟南歷史字典,甚至是中國近代史一座有著重要意義的博物館。清朝政府軟弱無能,連筑路權都不能自己握有,所以德國人建造了這座建筑;侵華日軍占領濟南,這座建筑又見證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歷程;從舊中國到新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座老車站就是濟南百年歷史的見證者。
二十一年前,當決策者不顧阻撓強拆這座活生生的濟南博物館時,甚至給這座建筑戴上了殖民主義遺產的“高帽子”。當時一批專家、學者奔走呼吁,依然無力回天。只能流著淚用相機保留下了這座濟南的代表建造,與二十一年前不一樣的是,今天的濟南人,以及以后的子孫再也無法用雙手觸摸這座昔日活生生的歷史博物館。
濟南后悔了,對于曾經預言過濟南終究要后悔的反對者而言,這并沒有帶來那種預測成功的快感,反而帶來一種意猶未盡而難以釋懷的悲情。對于這批當初反對拆除的“老濟南”而言,今天又齊聲反對復建。有些人大驚小怪,有些人想不明白,有些人還會覺得這些人又在胡攪蠻纏。那么,這些人就跟當年不聽勸告,非要強拆老火車站的人一樣,一樣無知,一樣可悲。
“濟南一蠢,再蠢”,這種說法雖然有些刺激濟南人,可也只有濟南人自己明白這種說法的內涵。在今天來看,毫無疑問,當初拆除濟南老火車站是一種愚蠢的行為,盡管很多人努力了,依然沒有避免這種糟蹋歷史活寶的愚蠢行為發生。而今天,出重金妄圖復建老火車站的舉動,不用再等二十一年,此時此刻而言這就是一種愚蠢的沖動。毫無疑問,歷史是不可以復制的,即便再有錢建造出來只能是一個可笑至極的空殼,既沒有了歷史的輪廓,也發揮不了現代用途。
我們可以想象得到,竭盡全力保護這座老建筑的那些專家、學者面對老火車站被拆除時的無奈,更能理解二十一年來,濟南人民對于老火車站的懷念,那么我們當然也就理解為何當初反對拆除者,今天又站出來反對復建。如果你懂得歷史對于一座城市的獨特情懷,如果你知道一座城市的靈魂與根基在哪,你會幡然悔悟一座城市發展的底氣和動力究竟在哪,那是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
濟南的故事,還在更多的城市上演,但愿更多的城市管理者能讀懂這個城市發展故事中夾雜的悲痛。如果一座城市連靈魂都沒有了,連尋根都毫無蹤跡,是沒有資格談發展的。對于老濟南火車站,因為我們的莽撞和錯誤,終究已經消失在歷史之中,而歷史是無法復制的。
如果,要懷念,就在現代化的新址上,留一個紀念的場所,讓每一個濟南人,每一個游客,都可以在路過的時候停駐腳步深思片刻,這也算是歷史的警鐘。 (程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