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城市的靈魂。作為全國首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濟南市統籌利用水資源,打造人水和諧、人水相親的宜居城市,為全省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示范。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在濟南市槐蔭區行政審批中心,動漫傳媒企業世博華創公司正在辦理企業搬遷登記手續。
山東世博華創動漫傳媒有限公司袁曄介紹,目前槐蔭區的整體環境比較好,像小清河的治理、臘山河的治理,文化企業都在這里扎堆。所以他們選擇搬過來。
眼下,在濟南,很多文化創意公司都想搬進槐蔭區。貫穿濟南城北的小清河從這里穿過。這條匯集了城市泉水的河道,過去由于城區污水排放多,周圍居民都叫他小黑河。
“荒草叢生,污水很重,很臭。也沒有人來開發,也沒有人來游覽?!睗鲜忻褙S傳蘆回憶說。
長期以來,濟南市用水主要靠抽地下水,而原有的上百條河要么沒水,要么只能排洪水或臟水。
濟南市小清河管理處副主任孫剛介紹,2007年政府決定綜合治理,通過擴挖河道,截污治污,綠化環境,才成為現在這條清水河。
現在的小清河成為濟南一條31公里長的休閑景觀帶,周邊集中了一批美術館、圖書館,100多家文化創意產業在附近落戶。就在上個月,河邊一個全國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剛剛落成。
而從去年起,濟南市先后投入了220億元整治全市的河湖溝渠。目前,全市120條河流得到疏通修繕,同外圍的水庫、濕地形成連通互補、統一調度的大水網,打造出9個優美的河道水利風景區,城鄉的水生態功能布局進一步優化。
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福林介紹,2000年前后,濟南市的地下水占總用水的比例非常大,70%左右。目前,濟南市地下水的比例僅僅是占了16%,80%多的比例都是由引黃的客水和當地的地表水來供水的。
持續不懈的水環境整治,讓濟南市成為全國第一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山東省也全國第一個出臺了水生態文明城市省級地方標準。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在全國建成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示范省,目前,全省已經有6個城市被列入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城市試點,濰坊等4個市和19個縣也啟動了省級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省已建成國家級水利風景區77處,數量居全國首位。(李化成 尹承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