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6歲的王某家住安徽省碭山縣,自2014年11月份以來,他先后到單縣的多個村莊進行入室盜竊、搶劫,而選擇的對象均為農村貧困的孤寡老人。若盜竊時被老人發現或者老人家中錢少,他還會動手毆打老人。據王某交代,被他毆打的老人有20余位,其中一人因被他盜走1000元錢,于次日服毒自殺。

  近日,單縣公安局辦案民警輾轉三個省市、歷時三個月,最終將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江蘇省豐縣抓獲。

  7月27日,牡丹晚報記者就有關案情進行了采訪。

  夜間瘋狂作案,盜搶老人財物

  自2014年11月份以來,單縣張集鎮、李田樓鎮、終興鎮、蔡堂鎮接連發生多起入室盜竊、搶劫案件,被盜竊、搶劫對象均為農村孤寡老人,年齡最大的107歲,最小的也70多歲。

  這一系列案件在社會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部分受害孤寡老人受到的精神打擊非常大,甚至有輕生的念頭,其中一名老人在被盜竊1000元后,于次日服毒自殺。更令人氣憤的是,犯罪嫌疑人在入室盜竊過程中,只要被老人發現,或者是老人家中錢少,他都會動手毆打。

  面對猖狂的犯罪嫌疑人,單縣公安局領導高度重視,帶領民警逐案分析、逐案勘驗,認真分析每起案件的特點,總結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規律。

  經過多方面的比對分析,辦案民警獲知,濟寧市金鄉縣肖云鎮也發生多起類似的夜間入室盜竊、搶劫孤寡老人的案件,遂將張集鎮、終興鎮、李田樓鎮、蔡堂鎮以及金鄉縣肖云鎮發生的系列入室盜竊、搶劫孤寡老人的案件串并,共同偵查。

  一個小煙頭,鎖定犯罪嫌疑人

  4月24日凌晨,單縣公安局民警接到報案,單縣張集鎮邢樓村再次發生三起入室盜竊、搶劫案件。在此次現場勘驗的過程中,細心的技術民警發現并提取了一顆可疑的煙頭,而通過對該煙頭提取的DNA信息比對分析,發現與安徽省碭山縣男子王某的DNA重合。

  辦案民警得到這個結果后,立即奔赴安徽省碭山縣收集王某的信息。經過幾天的摸排,辦案民警得知這名男子為安徽省碭山縣玄廟鎮人,1991年、1996年曾因盜竊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9年。

  民警立即調取了以前的檔案,發現王某之前的犯罪方法和單縣張集鎮、終興鎮、李田樓鎮等地方發生的一系列入室盜竊、搶劫案件非常類似,更加確定王某就是這次系列入室盜竊、搶劫的犯罪嫌疑人。

  輾轉多地摸排,抓獲“江洋大盜”

  辦案民警輾轉多個省市,通過摸排得知,王某并沒有在安徽省碭山縣的老家居住,抓捕王某的難度驟然提升。身處異地的辦案民警沒有放棄,通過加班加點地摸排,終于有了兩點重大發現:獲得了王某的電話號碼;得知王某在江蘇省豐縣居住。

  7月9日,辦案民警奔赴江蘇省豐縣,并于當天同江蘇省警方連夜分析王某的活動規律。在江蘇省警方的協助下,7月10日夜間,辦案人員終于在江蘇省豐縣常店鎮將犯罪嫌疑人王某抓獲。面對審訊,犯罪嫌疑人王某起初拒不承認,直到辦案人員列出種種證據,他才不再狡辯,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原來,自2014年以來,無業在家的王某重拾舊業,頻繁地來到單縣張集鎮、終興鎮、李田樓鎮、蔡堂鎮以及金鄉縣肖云鎮瘋狂作案。據王某供述,他為了增加辦案民警的偵查難度,故意從安徽省碭山縣老家搬到江蘇省豐縣居住,并選擇前往山東省單縣、金鄉縣作案;而他選擇農村孤寡老人作為作案對象的原因,是農村孤寡老人的防范意識薄弱、防衛能力差。

  據辦案民警統計,犯罪嫌疑人王某針對孤寡老人夜間實施入室盜竊、搶劫作案100余起,涉案15萬余元。(原文來源:牡丹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