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7月28日傍晚,臨沂蘭山區蘭山路和沂蒙路交匯處,一施工隊在鋪設供暖管道的時候,從地底下挖出了一塊青石。這青石有特點,上面紋龍畫鳳,不是一般的東西,經專家鑒定,這是一座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的漢代古墓。

  鬧市區挖出東漢古墓 龍紋石墻震驚市民

  臨沂某施工隊鄒隊長介紹說,當時,他們在地面以下6.4米處進行管道鋪設,管道要穿過沂蒙路與蘭山路交會處的十字路口,他們采用了用機器頂管的作業方式,這也造成了石墻破裂的狀況,但好在及時停止了施工作業,才沒對墓室造成更大的傷害。這突如其來的發現,也引來很多市民圍觀。

  臨沂市民李先生說:“這個地方就有漢墓,以前公園里已經有一個漢墓了。臨沂地底下的財富很豐富,這是歷史名勝。”

  市民對剛發現的這塊石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保護文物,施工隊的鄒隊長第一時間上報了臨沂市文物局。而文物局的工作人員也對這塊石頭做出了解讀。

  臨沂市文物局副研究館員邱波告訴生活幫記者,這是一幅雙龍圖,在石塊的另一面,還發現了一塊類似裙擺的圖案。 “這個雕刻非常細致,我建議你們到博物館看一下,吳白莊還有一批畫案石墓,它的內容呢,相似,淺浮雕,陰線刻得非常細致。” 文物局的工作人員根據上面雕刻的圖案內容和技法推斷,這座墓距今有1800多年的歷史,屬于東漢時期的墓室。

  邱波告訴記者:“通過我們現在初步的分析判斷呢,這個墓葬它應該有一定的都想,如果說正常情況下,面北朝南的話,我們進的方向是從西邊進去。但是發現了兩堵墻,他肯定不是單室,有可能是一個多室。”

  漢墓龍紋普遍 不能確定墓主人身份

  從挖掘的石墻一角看,墓室的墻體雕刻也著龍紋,龍在古代中國是帝王的象征,那墓穴的主人會是一代君王嗎?

  臨沂市文物局副研究館員邱波告訴記者:“漢代這種龍紋應該是畫像石的主題內容之一,比較普遍,一些畫像石的奇禽異獸,《山海經》里、歷史上神話傳說中的一些人物,還有一些歷史故事,等等的一系列。本身內容來說,這事比較常見的一些畫像題材。”

  邱研究員并沒有給出確切答復,墓主人身份和地位還待進一步考證。邱研究員介紹,他們已經向上級做出了報告,并同時提交了墓室保護方案。

  對于新發現的漢墓,文物局又將對其采取哪些保護措施呢?邱波介紹說:“本身來說,墓葬的保護,原址保護是一種最好的保護。地下六米沉睡了幾千年,如果再繼續沉睡,通過別的方式,改線或者再繼續下切(供暖管道),從墓葬的下部傳過去對墓葬來說,還是一種保護。這樣對墓葬主體來說,不造成太大的破壞。”

  編后:保護歷史文物人人有責,發現古墓的工作人員能及時上報,我們給他點贊,我們也希望有關單位,能給古墓最好的保護。(原文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