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旱造成人畜飲水困難565072人

  住在城里“等”水喝,住在村里打深井

  在山東各地市中,今年7月底以來降水最少的為青島和東營,分別為165.4毫米和165.5毫米,與歷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56.6%和47.5%;減少幅度最大的為青島市,為56.6%;其次是日照市,為51.4%,這也是日照市自1961年以來的同期最小值。濰坊市則經歷了持續兩年的旱情。數據顯示,這場干旱從2013年8月份至2015年8月份,兩年降雨量為735.7毫米,比歷時同期減少40%以上。目前,濰坊2015年下了200多毫米,比2014年同期少了14.2%,比歷年同期減少41%,這次干旱的降水量是從1952年濰坊開始有水文記錄以來,降雨量歷史同期最低值。干旱也造成了人畜飲水困難,涉及全省565072人。

  8月2日上午,青島嶗山區北宅街道。

  街道的很多村子建在山上,因為地勢高沒有納入集體供水管網,基本上是看天吃水。近期的干旱,讓村民的生活用水和農業用水都面臨很大的考驗。街道辦事處的有關人士介紹說,北宅街道共有10個社區沒有實行集中供水,為解決村民吃水問題,他們在每個社區都建立了應急供水點,從8月1日起實行單雙號送水,上午下午各送一次,每戶三桶水,憑票取水。

  在黃島區的后辛莊村,支書王秀翔說,后辛莊村吃的自來水全部來自鐵山水庫,但是受旱情影響,已經滿足不了村里的人畜正常用水。在鐵山鎮的支持下,他們打了三口100多米深的深井,目前村里面的人畜正常用水已經不成問題了。鐵山鎮水利站工作人員張在春告訴大眾網記者,由于鐵山鎮許多村莊都是丘陵地形,為了應對干旱,去年他們就打了24眼深井和5眼大口井。今年又增加了7眼深井。

  除了青島,棗莊等部分地區的城市農村的生活用水也面臨很大考驗。今年滕州遭遇了50年一遇的大旱,從 6月12日21時始,滕州市啟動供水安全應急預案II級應急方案,全市實行分時段供水。

  濟寧的城區供水水源地的地下水位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大下降水位達2米,部分水源井還出現抽空現象,城區供水水源十分緊張。8月1日,濟寧中山公用水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大眾網記者,受地下水位下降影響,城區取水單井揚程增大,已啟用高揚程潛水泵和揚水管,如果旱情持續,現有水源不能滿足城區供水需求,還須開辟新的水源地,補打供水單井。

  連年干旱、打井抽水也造成濰坊地下水位下降嚴重。目前,濰坊地下水位下降到12.84米,較2013年8月份下降2.13米,水源情況相當緊張,受影響的人口為32100人。然而,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濰坊在汛期的降水仍然偏少,干旱天氣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