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湖泊蓄水比去年同期少蓄7億立方米

   下了1081個大明湖,水庫們?nèi)浴梆嚳省?/strong>

  8月2日上午,日照水庫東北側(cè)。

8月2日,日照水庫干涸的土地上,雜草叢生如同草原。8月2日,日照水庫干涸的土地上,雜草叢生如同草原。

  大眾網(wǎng)記者在距離水面三四百米的地方向水庫望去,因干旱裸露出來的水庫底部土地長滿了雜草,裂出的一道道裂縫,能夠伸入兩到三個手指,庫底的石頭也顯露出來。8月9日,在幾場強降雨后,記者再次來到日照水庫,這里看上去水位略有升高,之前裸露的石頭已經(jīng)不見了,但是大面積的青草依然覆蓋在原先的庫底。

7月31日,尼山水庫放水洞周圍種滿了莊稼。7月31日,尼山水庫放水洞周圍種滿了莊稼。
尼山水庫用于標記水庫水位的水尺樁只有最低的一根還在水中。尼山水庫用于標記水庫水位的水尺樁只有最低的一根還在水中。

  曲阜尼山水庫是濟寧最大的水庫,7月31日,大眾網(wǎng)記者在尼山水庫水域看到,不少死魚堆積在岸邊,順著堤壩往下走,在更遠的水面,養(yǎng)殖魚的網(wǎng)箱密集,死魚零星漂于水面。據(jù)一位養(yǎng)殖戶說,由于水位下降,不少魚類開始缺氧死亡,許多養(yǎng)殖戶不得不人工給網(wǎng)箱工增氧。當天,這里的水庫蓄水位為114.7,較年初下降1.24米,蓄水量僅為368萬立方米。尼山水庫管理局工程科科長李魯剛介紹,今年的旱情是近年來最為嚴重的,雖然30日晚的一場大雨對庫區(qū)的旱情有一定緩解,但是由于多年降雨不足,水庫水位下降嚴重,目前水庫的蓄水量仍較去年同期減少了508萬立方米。

8月9日,尼山水庫水位上升。8月9日,尼山水庫水位上升。

  8月9日,大眾網(wǎng)記者再次來到尼山水庫,經(jīng)過幾天的降水,水庫庫容達671萬立方米,比7月31日增加了303萬立方米,一周翻了近一番,但水位仍低于去年同期的116.11米,仍在死水位以下。

7月21日,濰坊峽山水庫蓄水量為1.05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蓄水量2.54億立方米少蓄1.49億立方米。7月21日,濰坊峽山水庫蓄水量為1.05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蓄水量2.54億立方米少蓄1.49億立方米。
7月31日,一場大雨讓濰坊白浪河水庫裸露的庫底多了一些水灣,但仍有大面積庫底裸露,上面長滿了雜草,遠遠望去綠油油的一片,像是大草原一般。  7月31日,一場大雨讓濰坊白浪河水庫裸露的庫底多了一些水灣,但仍有大面積庫底裸露,上面長滿了雜草,遠遠望去綠油油的一片,像是大草原一般。

  8月3日,大眾網(wǎng)記者在濰坊峽山水庫攔河壩附近看到,因為水位下降太大,攔河壩前的圍堰已經(jīng)露出水面,攔河壩的橋墩上則有明顯水線。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水面距離橋墩水線最高處有三四米,而在攔河壩不遠處,有部分區(qū)域已經(jīng)露出灘涂。附近的市民告訴記者,“今年水庫水位比往年下降太多。” 8月9日,大眾網(wǎng)記者從濰坊市峽山區(qū)水文分局了解到,雖然近期濰坊地區(qū)降雨頻繁,但峽山區(qū)降水量并不大,由于峽山水庫還承擔著供水任務,這次降水依舊是杯水車薪。而濰坊的另一大水庫——白浪河水庫,雖然經(jīng)歷了7月底一場88.6毫米的強雨,和8月3日7毫米的小雨,又加上部分引黃濟青引入的黃河水,但水位僅上升了1公分左右。

  同樣的饑渴現(xiàn)狀在濟南也是如此。8月3日晚的降雨,臥虎山水庫水位僅上漲了0.03米、庫容量增加了5.6萬立方米;狼貓山水庫水位上漲了0.4米;錦繡川水庫由于承擔了農(nóng)業(yè)灌溉、城市供水等任務,水位和庫容量基本保持不變。濟南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強與對部分地區(qū)的干旱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但由于前段時間降雨不均,無法形成有效徑流,加上上游水庫、塘壩蓄水,導致了降水入庫量變少。這場大雨后,濟南的10座大中型水庫總?cè)霂炝繛?7.7萬立方米,還達不到為三大水庫解渴的能力。

8月3日,萊蕪市雪野水庫水位較最高水位時下降7米。記者 王鵬 攝8月3日,萊蕪市雪野水庫水位較最高水位時下降7米。記者 王鵬 攝

  在棗莊,截至8月1日的數(shù)據(jù)顯示,棗莊五座大中型水庫共蓄水8076萬,較歷年同期少蓄水4309萬立方米。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棗莊全市100多座小水庫,其中80余座已經(jīng)基本干旱;在萊蕪,雪野水庫工程管理科副科長吳修濤告訴大眾網(wǎng)記者,由于去年和今年持續(xù)干旱,雪野水庫的水位已比最高水位下降7米,庫容也減少了6千萬立方米。

  不僅水庫告急,山東省內(nèi)的湖泊同樣受到干旱的危及。

東平湖戴村壩旁的船只飯店以前浮在水面,如今已擱淺。(趙偉 攝)東平湖戴村壩旁的船只飯店以前浮在水面,如今已擱淺。(趙偉 攝)
過去臺階處登船,如今要繞道河道才能上船。(趙偉 攝)過去臺階處登船,如今要繞道河道才能上船。(趙偉 攝)

  8月2日中午,大眾網(wǎng)記者來到東平湖東岸環(huán)湖路附近,發(fā)現(xiàn)湖東岸大部分濕地已經(jīng)裸露。常年在環(huán)湖路邊賣特產(chǎn)的劉大爺告訴記者,去年這里還全是水,從今年3月份開始水慢慢退去,加上一直不下雨,后邊這個地方都走出一條路來了。記者順著劉大爺指的方向看去,就在劉大爺攤點的后面,人為的走出一條通往湖中的路,路兩邊也早已雜草叢生,蘆葦遍地。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東平湖水位7月30日達到最低40.56米,蓄水為2.02億方,成為2002年以來最低。隨著7月30日夜間的降雨,東平湖水位為40.59米,蓄水量2.06億方,較常年下降1.4米。

  8月9日,大眾網(wǎng)記者從微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8月8日南四湖上級湖水位線為33.54米,下級湖為31.43米,仍在死水位以下。

  大眾網(wǎng)記者從山東省防汛辦了解到,8月5日到6日上午,除魯西北及半島東部外,山東省大部地區(qū)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全省平均降雨量達13.7毫米,按大明湖120萬方蓄水量計算,降水量相當于1801個大明湖,山東大部地區(qū)旱情得以緩解。但是,但是因為上游徑流來水不足,高溫天氣水庫蒸發(fā)量加大,不少地區(qū)的水源地仍然水位下降,一些水庫變草原、變莊稼。目前,全省大、中型水庫及南四湖、東平湖蓄水總量27.59億立方米,比歷年同期少蓄17.93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蓄7.01億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庫蓄水量17.58億立方米,南四湖蓄水量7.85億立方米,東平湖蓄水量2.16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