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絲剝繭

  傾力深挖細查

  2015年山東加大巡視工作力度,全面開展專項巡視,每輪采取“一托三”方式,10個巡視組對30個縣(市、區)專項巡視,全面安排3輪。每個組在2個月時間巡視3個縣(市、區),平均下來,一個地方僅有20多天,在巡視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如何確保發現問題而不走馬觀花?七組認為,越是工作任務繁重,越要抓住重點,深挖細查。

  進駐被巡視單位前,七組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員集中學習領會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的任務安排,明確方向,瞄準重點。同時,針對每個被巡視單位,組員們大開“諸葛亮會”,并根據紀檢、組織、檢察、審計、信訪等部門反映的情況,以及網絡等渠道收集到的信息,提前做足“功課”。得益于此,今年首輪專項巡視,七組很快就找到了被巡視地方的巡視重點。

  明確了“主攻”方向,接下來就是深挖細查。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查閱大量的文件資料。七組的組員經過多年的實踐鍛煉,面對各種專業性強的文件資料毫不含糊。

  某市一名區直部門黨委書記,在自己調任的當天上午,臨時動議調整了一批干部,嚴重違反組織程序;某市一名年輕干部,檔案造假問題嚴重……這些問題,都隱藏在各種材料的字里行間,卻逃不過七組組員的“火眼金睛”。

  “黨委會議紀要、組織人事檔案、審計報告等,里邊都可能大有文章。即便問題被想盡了辦法掩蓋,這些資料里也會留下蛛絲馬跡?!眱H今年首輪專項巡視,七組就查閱文件資料1100余卷。

  對信訪工作,七組也極為重視。盡管巡視期間收到的信件很多,但組里有專人負責,堅持每信必看,分類處置。對反映領導干部問題的,及時深入了解,對不是巡視職責范圍內的,按規定轉有關部門處理。

  邊巡邊改

  不讓問題留存

  既要精準發現問題,又要著力推動解決問題,這是七組在巡視中一直堅守的原則。

  2013年,七組巡視某縣時,許多基層干部群眾反映,惠農補貼經常領不到,有可能被套取、挪用。各種線索都集中指向了該縣財政局原局長王某。七組沒有按慣例簡單地向當地轉交問題,而是積極商請市紀委提前介入、立案審查。這件事,當地群眾拍手叫好,黨員干部深受震動。

  回想起來,七組同志說,這種邊巡邊查的方式,起初并不被廣泛認可,但恰恰符合現在的巡視工作理念?!斑呇惨?、邊移交、邊督辦、邊整改,凡是能在巡視期間解決的問題,都要及時解決,不能發現了問題,還讓問題繼續留存一段時間。”

  對被巡視地方、單位的反饋,歷來是巡視重頭戲。七組點出的問題,往往一針見血,戳到痛處、實處,讓被巡視地方、單位心服口服。但在七組組員們看來,問題反饋了,巡視報告寫出來了,遠不是巡視的終點。被巡視地方和單位有沒有整改、整改效果怎么樣,這些都得緊抓不放。

  會同省委巡視辦,七組嚴格督促被巡視地方和單位認真落實主體責任,逐項逐條進行整改、嚴肅問責。確保巡視發現的問題件件有著落,切實做到真正改、改徹底,不講情面、不留后遺癥。

  “對被巡視地方和單位而言,發現了問題肯定是痛苦的、不舒服的,但若不及時整改,勢必會出現更多的問題,造成更大的痛苦?!崩钇饺鸨硎荆惨暟l現問題不是給被巡視地方和單位找麻煩,而是為了解決問題,“巡視的成效,最終要通過解決問題來檢驗?!?/p>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