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什么辭職?
辭職原因是公眾關注的第一個問題。其中,收入低、晉升難,為了圓夢和“為官不易”等四大原因,是普遍被提及的。
梅永紅辭職后,并未進行過任何公開表態,但他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的一次關于公務員收入的訪談,迅速被各媒體翻出,作為其辭職的“注解”。梅永紅當時對媒體說:“如果把公務員理解為一份職業的話,中國哪有這樣的職業?濟寧市有800多萬人,GDP 3800多億,但我所有工資收入加起來,才7000一個月,誰相信???下面的縣委書記、縣長一個月收入3000多,還趕不上在工廠打工的。”
當然,也有官員明確表示辭職和收入有關。2013年7月,28歲的四川省古藺縣石寶鎮副鎮長趙光華“高調”辭職,在當地論壇發表感言《我為什么要辭去副鎮長職務和公務員身份》,一時引發公眾高度關注。趙光華直言,當時最大的困擾是收入不行和上升空間有限?!坝卸啻蟮臋嗔?,就有多大的責任。過去,壓力和責任非常大,與之相應的,收入卻不高,基本上是風險大而收益固定。我當時想,到社會上起碼風險越大,收益可以越高?!?/p>
今年5月,30歲的黃艷辭去了湖北省秭歸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一職。她說,一個月的工資是2000多,算上各種福利,每年拿到手的錢大概是五萬到六萬,“沒有隱性福利”。自己的工資,與從事IT行業的丈夫相差甚遠,甚至比不上他繳的稅。
除了收入低,晉升難也是被經常提及的一個辭職原因。2010年,25歲的黃艷參加了宜昌市公開招聘科級干部的考試,于3000人中競爭200個名額,最終入職宜昌市秭歸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成為“黃副局長”,副科級?!澳贻p人都很想做些事情,不是怕吃苦,只是吃了苦希望有點回報。但我們的晉升渠道很狹窄。”黃艷說,“我們當中特別優秀的人,兩三年就可以‘扶正’,只能說我沒那么優秀吧。再者當下選擇也很多,不一定做行政工作一路干到底?!?年后,黃副局長選擇了辭職。
實現夢想,是辭職官員經常提起的另一個原因。2014年12月,33歲的北京大學畢業生、湖南省臨澧縣副縣長劉濤辭職返回農村老家,通過流轉租賃了100多畝土地,發起成立了三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當地建起了紅心獼猴桃種植示范基地。今年6月,《湖南日報》刊發《副縣長辭官當“農民”》一文,對劉濤辭職返鄉創業一事進行報道。劉濤說:中國不缺公務員,也不缺副縣長,辭職是為了回歸初心。“這些年在基層工作,看到我們的農村還不夠富裕,希望自己能為中國的農村、農民做點什么?!?/p>
2013年8月,41歲的廣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處處長陳偉才辭去公職,擔任格力電器副總裁。據媒體報道,他曾群發短信告知親友自己的工作變動,稱“在‘中國夢’的感召下,應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請,我近日已辭去公職,告別曾經戰斗20年的公安崗位,前往珠海格力電器任職”。
2014年12月,51歲的湖南省益陽市政協副主席陳延武辭職。陳延武是醫學碩士,長期供職于當地醫療衛生系統,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09年當上益陽政協副主席的時候就萌生了辭職的念頭,自己的夢是中醫夢,“自己更適合當醫生?!?/p>
2014年7月,浙江省平陽縣副縣長周慧辭職。一篇據稱是周慧的辭職感言在當地網站流傳,稱“每個人都應該遵循內心的想法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像我明白我想要的是自由的,能自我掌控的生活?!?/p>
盡管理由各自不同,但在官方媒體看來,主要是因為“為官不易”。
2014年12月,《人民日報》曾發表評論文章《辭官現象折射“官念”之變》。文章稱,辭官者的動機千差萬別,但不能說完全與“為官不易”無關。十八大以來,從嚴治吏、反腐倡廉成為新常態。八項規定真落實,“老虎”、“蒼蠅”一起打,當官有權不能“任性”,更不敢腐敗。從嚴治黨、從嚴治吏的大環境下,過去那些認為當官旱澇保收甚至油水十足的人,發現領導干部很多時候屬于“高風險低收入”的“弱勢群體”,千軍萬馬奔仕途的熱潮自然會有所降溫。去職者漸行漸遠,在職者應忠于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