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絕境時,為籌資金婚房都賤賣了
注冊公司、找代理商、跑展銷會、發貨,在事業最順風順水的時候,馮曉叢卻遭受了創業以來最大的一次打擊。2008年,代理商紛紛退貨,因為外地顧客反映海涼粉里有渣。其實青島人都知道,那是石花菜的渣,沒有危害,是可以吃的,但是外地的消費者并不清楚,認為是產品不干凈,都不接受。馮曉叢回憶說,當時退回的貨品堆滿了100多平方米的院子,她和對象的心情瀕臨崩潰了,只能一個個把它們割了處理。“那是在割我們的錢和心血啊。”
海涼粉有渣的問題還沒解決,更大的問題出現了—— —資金鏈斷了。由于擴建廠房,一部分資金占用,產品又遭遇退貨,夫婦倆幾乎陷入了絕境。走投無路的夫婦倆,無奈之下含淚將婚房以10萬元的低價賣掉了,“兩層小樓,才剛剛蓋起來的。”經歷了一次次的辛酸與曲折,馮曉叢沒想過放棄,并重新聯系了專家團,一遍又一遍地投入研究,終于解決了殘渣問題。
重新投放市場時,經銷商們紛紛拒絕: “顧客已經有印象了,不可能再買了”。她就和經銷商一個個求情, “再賣賣看,賣不出去,就當我送給你們的”。
通過不斷的堅持,馮曉叢研發的便于保存的海涼粉不斷登上省內外超市的貨架,并出口到美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僅2014年的年銷售額就達一個多億。公司的廠區也從100多平米的人工小作坊到了現在的4000多平米的全自動生產設備的廠房。
帶動300多人創業,產品還成了青島非遺項目
19日,在青島市巾幗創新創業創客行動現場推進會上,馮曉叢創辦的青島源海底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青島市巾幗“三創”示范基地的稱號。通過創業,馮曉叢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還帶動了300多名農戶、婦女及女大學生創業、就業。在青島市婦聯的帶領下,她和青島一大批創業女性還成立了“青島市女大學生創業聯盟”,把創業經驗分享給剛開始創業的女大學生,大家在聯盟的平臺上互相幫助、抱團發展。
去年,她的公司成為青島市第二批在藍海股權掛牌上市的企業,預計一到兩年的時間跳板到新三板。產品還通過了HACCP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成為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青島市十大旅游特色商品。
如今,馮曉叢還參加了婦聯舉辦的互聯網培訓班,放開手腳做起電商來,用微信網絡平臺進行推廣,并建立了微網店,網上下單、快遞送貨,通過鼠標、鍵盤,涼粉就能配送到家。還用互聯網金融推出眾籌產品“冬蟲夏草海涼粉”“枸杞海涼粉”等私人定制的海涼粉。“我們還與水產養殖所合作,建立中國北方第一家石花菜科技示范基地。”馮曉叢說。
打出海涼粉的市場后,馮曉叢并沒有原地踏步,而是不斷開闊市場和產品。看到海外需求,馮曉叢便開始與美國經銷商聯系、到美國實地考察建廠,“資料正在審批,今年會啟動這個項目”。除了海外建廠,馮曉叢今年還打算在涼粉的營養價值和品種上再做開發。除此以外,公司還順利拿下了植物海藻空心膠囊的專利,投入生產的話,將會改變市面上明膠做的膠囊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