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機動車尾氣檢測曾被曝出現違法違規操作情況,受到社會關注,有車主一度提出“取消環檢”的建議。記者從19日召開的山東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將堅持對機動車尾氣進行環檢。此外,山東省環保廳公布第三季度全省空氣質量“成績單”,16城市拿“氣質紅包”,僅一市被罰36萬元。其中,濟南獲得191萬元生態補償獎勵。
熱詞:氣質變化
前三季度山東同比增21.4個藍天
省環保廳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環境狀況。 2015年1至9月,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6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5.2%;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12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2.2%;“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平均為173.8天,同比增加了21.4天;重污染天數為11.2天,同比減少了11.7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6.97,同比改善14.2%。
同時,全省大氣環境質量9月份、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的17城市排名也出爐了。在前幾日環保部公布的全國74重點城市排名中,濟南列入9月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后10位城市。從此次山東省17城市的9月排名來看,濟南雖沒“墊底兒”,但也不容樂觀。
濟南9月的”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為16,比去年同期多了4個,全省17城市中排第14位。從9月份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來看,濟南的指數約為6.5,排全省倒數第二,而最好的城市威海指數為3.15(注:數值越大表明綜合污染程度越重)。
熱詞:環保檢測
將開展機動車環保云檢測試點
對于大家關注的環檢,省環保廳副廳長謝鋒介紹,山東省是機動車保有量大省,居全國第二位,2014年底,約為1400萬輛,機動車已成為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資料顯示,濟南市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有15%來自機動車,排第四位,與工業生產所占比例差不多。
“機動車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發動機會老化,尾氣處理裝置的處理效率會降低,而且有的車維修保養不及時,這時機動車尾氣就容易超標,因此必須進行末端治理。”謝鋒介紹,末端治理措施包括:強制性淘汰黃標車、老舊車等高污染的車輛;開展環保檢測,減少尾氣排放。“一般來講大部分車主并不太關心自己的車輛排放是否達標,更不會主動維修治理污染,在這種情況下,開展環保檢測很有必要。”
那么如何杜絕機動車環檢弄虛作假事件?省環保廳要求,各市環保局要組織對轄區內所有環檢線開展自查,有問題的必須停檢整改,性質嚴重的依法取消環檢資格。同時要求各機動車環檢機構、環檢設備生產商簽訂誠實守信承諾書,凡違反承諾的,自愿退出山東機動車環保檢測市場,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此外,全省還將開展機動車環保云檢測試點,就是利用互聯網+智能檢測裝備,通過全過程監控機動車尾氣檢測,確保檢測數據質量。
熱詞:秸稈焚燒
禁燒不力將約談政府負責人
謝鋒介紹,根據環保部門監測,城郊農村秸稈焚燒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苯以及多環芳烴等有害氣體,加之地面土壤被烘烤產生的細小顆粒物隨熱氣流上升,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極易形成霧霾天氣,造成空氣質量明顯下降,市區總懸浮顆粒物(TSP)、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超標,危害人體健康。
根據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火點數據信息,山東省2012-2014年火點數分別為1369個、731個、328個,近三年同比減少46%、55%,2015年夏季,全省秸稈焚燒火點數較2014年同期減少45個,減幅為20%。“秸稈禁燒成果還是非常明顯的。”謝鋒說。
不過,秋收開始后,山東頻現秸稈焚燒行為,據環保部監測,山東等地國慶假日期間秸稈焚燒火點數同比上升。
謝鋒表示,下一步,要按照環境保護部確認的秸稈焚燒結果,對秸稈焚燒出現火點較多的市、縣(市、區)進行通報批評,約談相關政府負責人,要把責任落實到各級政府。此外,還將禁燒情況與建設項目審批、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掛鉤。
氣質三問
1。哪些污染物影響了濟南9月“藍天”
“PM”濃度仍較高,揚塵管理還得下功夫
從9月份藍天數和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來看,濟南在17城市中均不占優勢。是哪些污染物影響了這兩個較為綜合的指標?環保廳發布的“成績單”中,記者發現,PM10(可吸入顆粒物)嚴重影響了濟南“氣質”名次。
省環保廳通報,9 月份,PM10濃度最好的城市是威海市,為40微克/立方米,最差的城市是濟南市,為12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東營市,為19.8%;泰安市同比持平;同比惡化幅度最大的城市是菏澤市,為22.7%。據此前環保部門調查,PM10這種污染物的顆粒較大,一個主要來源就是揚塵,“成績單”暴露了濟南在揚塵管理上還得再下功夫。此外,作為考核中占比最大的PM2.5(細顆粒物),濟南的成績也不太樂觀,排全省倒數第三。
2。指標非“優等”咋還能得191萬元紅包
空氣質量同比進步,濟南前9月藍天數增加12天
第三季度,臨沂市拿走此次考核中最大的生態“紅包”,獲得獎勵金306萬元,而菏澤市則因退步上繳罰款36萬元,濟南則獲得191萬元生態補償獎勵。從各項污染物濃度指標來看,濟南并不是“優等生”,為何能贏得191萬元的“紅包”?首先,濟南伙伴不要太過驕傲,因為17個城市中,有16個城市都拿到了獎勵,濟南排名第8,算中游水平。只有菏澤市反向省財政上交了36萬元。
然后,我們再來了解一下,“生態紅包”的來歷。去年山東印發《山東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對于“氣質”同比改善的城市,省財政予以獎勵,所獎勵的生態補償金用于繼續改善大氣環境。而同比“氣質”退步的城市則反過來得掏錢。
對濟南來說,工業多聚集在東部老工業區,加上工地較多、機動車保有量大、能源消費以燃煤為主,這些人為因素使得污染物大量在主城區聚集,而“淺碟形”地貌和氣象條件同時存在“先天性”不足,這些因素加起來,使得濟南“氣質”成績并不樂觀。而生態補償是“自己比自己”,盡管諸多不利因素,但濟南第三季度空氣質量同比進步,1至9月,藍天數增加12天,通過一系列治霾努力,獲得“紅包”。
3。臨沂作為“大贏家”有哪些治霾高招
重點行業實施“退城進園”等舉措供參考
今年1月底至2月初,環保部的調查人員對山東省臨沂市部分企業進行了明察暗訪,發現偷排煙塵廢氣、未批先建等違法行為。2月25日,環保部公開約談臨沂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被約談后,臨沂市采取了“鐵腕”措施大力治霾。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鐵腕”治霾,臨沂市在第三季度的省內考核中成了“最努力”的城市,拿到306萬元生態補償金,全省第一。前三個季度,臨沂市共獲得省級生態補償資金1285萬元,也是全省第一位。
20日山東省新聞發布會上,省環保廳公布了臨沂的一些典型治霾辦法。比如,對2014年限期治理不到位、未完成治理任務的57家企業實施停產整治;對412家重點污染企業實施限期限產整治,限期限產整治仍不達標的,堅決轉為停產整治。再如,對冶金、焦化、化工、建材、熱電等5個重點行業實施“退城進園”;要求中心城區西部近萬家板材企業向園區集中,實行統一集中供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