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主義者羅愛萍:

  中國加班政策較完善執行情況卻不盡人意

  在濟南出生后嫁到德國的路女士告訴記者,在歐洲,很多國家的加班都比較少,因此這方面的法律規定還不如中國完善。比如,英國規定,員工每周工作不得超過48小時,但幾乎沒有加班費的概念。法國員工在一周內如果工作超過35小時,就將獲得加班費,前8個加班小時費用為普通工資的1.25倍,之后的時間則為1.5倍。加拿大則沒有統一的加班規定。“我也覺得熬夜加班衰老不應該算做工傷,但我覺得法律應該對加班時段做出規定,比如白班加班不能超過晚上8點之類。能在白班完成的工作,最好不要再要求員工熬夜完成。”

  原《廣州日報》編輯羅愛萍是個剩女研究者,也是個女權主義者。目前,她在美國旅行。她說,美國的相關法律并沒有設工作時限,只是規定凡是超過工作周40小時的部分都必須支付加班費,要求雇主對加班的部分支付1.5倍的小時工資。但美國規定,管理職位及專業職務的勞動者不適用法定勞動時間外加班費待遇,既“零加班費”,這也是所謂的“白領豁免”制度。“雖然沒有設工作的上限,但美國是個工會非常強大的國家。在美國不支付加班費是件非常嚴重的事情。所以,在美國并不會出現頻繁加班的情況。”

  羅愛萍認為,跟很多國家相比,中國的加班政策還算優惠,但實際的執行情況可能無法令人滿意。中國的工會組織、女性保護組織,也應該在保護女白領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山東省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周霞說,加班不一定導致衰老,但經常熬夜確實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比如,記憶力減退、內分泌紊亂等。“雖然醫學也認為加班熬夜對身體健康有影響,但無法構成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因此,將熬夜衰老列入工傷范疇很難實現。衰老跟基因、環境、飲食、心理有很大的關系,不是某個單方面因素決定的。我建議女白領一方面要盡量提高效率,減少加班。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心理的年輕和健康,避免未老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