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AQI大幅上升重度污染地點:燕山立交橋記者張剛攝 上午AQI大幅上升重度污染地點:燕山立交橋記者張剛攝
中午AQI超過400嚴重污染地點:奧體附近記者王鋒攝 中午AQI超過400嚴重污染地點:奧體附近記者王鋒攝

  11日,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盡管全市采取了一系列減排措施,然而在強勢低氣壓霧霾系統中,很難“拯救”藍天。12日采暖季首日,濟南空氣質量進一步惡化。

   爆表了!

  農科所等3點位AQI今冬首次超500

  從環保部門監測數據來看,11日全天,濟南空氣質量指數(AQI)在200至300之間,達重度污染級別。從12日8:00左右開始,AQI呈大幅上升趨勢,13:00左右,AQI超過400,達到嚴重污染級別。在此峰值之后出現下降趨勢,但AQI仍然保持在300以上,為嚴重污染級別。

  12日15:00左右,山東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信息發布平臺數據顯示,全市16個空氣質量監測點位中,除了跑馬嶺“特立獨行”,為中度污染外,其余15個監測站空氣質量均為嚴重污染。其中,山東建筑大學、農科所、高新學校3個監測站AQI達到500,也就是一般被稱作“爆表”的數值。

  和11日相比,濟南的能見度更低了一些,市區看起來仿佛披上一層“白紗”,不少市民戴上了口罩。記者了解到,12日是入冬以來,首次出現監測點位“爆表”的情況。大多數點位的首要污染物為PM2.5(細顆粒物)。從15:00的監測情況來看,PM2.5濃度一度接近400微克/立方米,超出國家二級標準4倍還多,而PM10濃度也接近460微克/立方米,超過“國標”2倍多。而去年冬天,首個嚴重污染天氣出現在11月22日,當天AQI指數高達374。

  老問題!

  往年采暖季PM2.5是非采暖季的1.3倍

  去年11月15日,濟南正式開始供暖,這一天濟南也遭遇了霧霾天氣,全市大部分空氣質量監測點位AQI達到200以上,為重度污染。今年采暖季首日,霧霾再次前來“湊熱鬧”。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受季節性燃煤影響,采暖季濟南顆粒物濃度明顯高于非采暖季。而顆粒物(PM)污染也是導致霧霾頻發的元兇。環保部監測數據表明,冬季是我國大氣污染較為集中的時期,全國重點區域各省(區、市)供暖季PM2.5平均濃度均比全年平均濃度高20%左右。特別是北方地區,在進入采暖期后,受季節性燃煤影響,污染物排放量劇增,供暖季PM2.5平均濃度貢獻度約占全年3成。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受市區量大面廣的燃煤小鍋爐和煤炭散燒等影響,濟南市采暖季日均煤炭消費量達到非采暖季的1.4倍左右,采暖季污染程度更重、燃煤污染貢獻更加突出。今年1—3月份我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均超標1.8倍,4—8月份則分別超標0.9倍和1.1倍,采暖季顆粒物濃度明顯高于非采暖季。疑問解答為何采取應急響應霧霾仍嚴重?

  “低氣壓造成的濟南市整個的陰霾天氣,沒有有效的方法可以令霧霾立馬消除。”濟南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11日上午,濟南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采取了企業限產限停、渣土車禁止上路等措施,然而污染仍在加重。

  “通過我們的應急措施,可以減緩本地的污染程度。如果不采取措施,12日的空氣質量可能更差。”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應急,雖不能馬上改善空氣質量,但可以減緩污染物蓄積的速度。“想通過應急措施把霧霾徹底改善,實事求是地講,是不可能的。”該負責人表示。

  據環保、氣象部門聯合預報,13日濟南霧霾消散的可能性仍然不大。預報13日濟南市環境空氣中首要污染物為PM2.5,空氣質量指數類別為重度污染。

  微博亂彈想看藍天?只能看看Windows了

  @吹盡黃沙:相比于京霾的沉重,遼霾的極致,冀霾的激烈,滬霾的濕熱和粵霾的陰冷,我更喜歡濟南魯霾的醇厚,它是如此的真實,又是如此的具體。黃河沙土的甜腥與秸稈焚燒的碳香充分混合,再加上尾氣的催化和低氣壓的襯托,最后再經熱源裊裊硫煙的勾兌,使得魯霾口感干冽適口,吸入后掛肺持久綿長,讓品味者肺腑欲焚,欲罷不能。這是人類辛勞與自然的饋贈共同作用的結晶。不說了,辣眼睛……

  @說些什么:剛聽電臺,有個司機打電話和主持人交流。都快哭了,說霧霾太大了,開車到交通燈下面才看見是紅燈,都連闖了8個紅燈了。這可怎么辦?主持人安慰說沒事的,霧霾太大它也拍不清你的車牌號!

  @新孫華社:已經持續幾天的霧霾了,逼得我想看看藍天只能打開電腦看看windows了。

  @夢濟南:北京哥們說他們那霧大,站廣場邊上看不到毛主席像,濟南哥們說你跟我裝吶?我這掏出一百塊錢都看不到毛主席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