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區房,這個房地產市場的衍生品,現行教育體制下的獨特現象,絲絲變化都牽動著我省廣大購房者的神經。
我省教育廳明確政策取消擇校后,房價的一路飆升讓不少擠破頭進名校的家長很是吃不消。學區房價格為何持續高燒不退,學區房的各種“陷阱”又為何層出不窮?
七成家庭僅為入學名額
“只要沾上名校學區,房價可以如此任性”,在省城濟南,不少市民對學區房價格如此“定位”。作為樓市中的“硬通貨”,不管市場大勢如何,價格都能保持堅挺。
4月份,省教育廳叫停擇校生后,號稱濟南最貴學區房的勝利大街小學學區房報出了單價逼近3萬元的“天價”。這套房是建于1998年、21平方米的老房子,銷售總價高達62萬元,單價高達2.9524萬元/平方米。采訪中,多家中介負責人說,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名校學區房的價格已經到了一個高點,目前整體表現比較平穩,統計發現,近8年時間,學區房價格漲了4倍。
在青島,位于市南區的江蘇路小學憑借優質的師資,以及青島實驗初中、青島39中學兩所重點初中資源,成為青島最熱門的名校。在青島全部執行“取消擇校,就近入學”政策后,斥重金在學校周邊買房落戶的家庭眾多。在學區房熱賣推動下,該區域學區房價格也水漲船高,如今均價至少3萬元/平方米。這個區域內4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房屋最暢銷,單價也年年攀升,最高紀錄達到6.4萬每平方米,這也是目前我省學區房的最高價。
“這里的小房子基本沒法住人,家長買房也不過是為了孩子落戶上學,所以不少借錢買房的家長確定孩子能入校后,就趕緊把房子賣了,統計發現這樣做的家庭占七成。”青島愛家房產公司高級經理人孫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