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11月27日電(記者王志、滕軍偉)記者從濟南市工商局獲悉,近日濟南一家家電賣場因利用官方微信公眾號“吐槽”同行業競爭對手構成虛假宣傳,被工商部門處以10萬元罰款,成為濟南市查辦的首起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案件。
時下,各種微信公眾號憑借信息量大、更新迅速、成本低廉的優勢,正成為很多企業營銷的利器,但也有一些企業利用網絡身份的虛擬性,動起了虛假宣傳等“歪點子”。
近日,一條關于微信公眾號的舉報線索引起了濟南工商執法人員的關注,在一個以某家電連鎖賣場濟南分支機構命名的官方認證微信公眾號上,執法人員發現這家企業在對店慶促銷活動進行宣傳時,先展示了本店人流涌動的促銷場面,緊跟著貼出一張競爭對手門店顧客稀少的照片,還分別配上笑臉和哭臉的表情加強對比效果。
由于微信公眾平臺信息更新速度快,為避免公眾號運營者毀滅證據,濟南工商人員立即遠赴深圳,在公安部門的配合下,獲取了由騰訊公司出具的微信公眾號認證資料,隨后迅速從負責此微信公眾號運營維護的廣告公司調取相關證據,立即對這家賣場實施現場檢查。
面對充分的證據,這家家電賣場負責人最終承認,為了制造宣傳噱頭,搶奪客流量,他們專門選擇自家門店銷售火爆的時段拍攝,又派出員工到競爭對手的門店,故意在冷清時段留影,以此制造強烈反差。最終,這家家電賣場因進行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被工商機關責令停止違法宣傳行為,消除影響,并處以10萬元罰款。
濟南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網絡的虛擬性并不意味著企業的網上違法行為可以不留痕跡,由于當前新媒體受眾面廣、宣傳手段多樣,企業在“觸網”宣傳時,更應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和責任,切莫心存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