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出來的課改之路] 課程重復率高達50% 融合重組實現“六合一”

  2013年,濟南市歷城區實驗小學的老師們在制定課改方案時,統計出了這樣一個驚人的數據:三至六年級的國家課程《科學》、《品德與社會》與地方課程《環境教育》、《安全教育》、《傳統文化》交叉重復率達50%。

  面對這一驚人發現,學校立即對全校3-6年級1500多名學生進行學校課程開發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對品社、科學、綜合實踐及地方課程的認可度很低。不少學生因課程內容重復、授課方式單一以及缺少專職教師等,逐漸對課程失去了興趣。

  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歷城區實驗小學校長郭淑慧帶領教研班子接連開會并達成共識:在小學進行課程整合很有必要。學校決定向國家和地方課程挑戰,包括《綜合實踐活動》課在內,要整合上述六門課程變成一門主題課程。

  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場“革命”,課改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卻是曲折的。在當年的暑假,歷城區實驗小學課程研制組的老師們犧牲了整個假期的時間制訂了課程整合的方案,在不降低課程目標和不減少課程量的前提之下實現了“六合一”的大改革。以國家課程《科學》、《品德與社會》為主體,將地方課程《環境教育》、《安全教育》、《傳統文化》以及校本課程等相關內容,通過融合、重組,形成了以科學為主線的主題課程A和以品社為主線的主題課程B。

  “A主題課程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為主線,B主題課程以培養孩子的人文情懷為主線。”教師們對整合后合后課程目標和課程量沒變化,但是課程教學更靈活,實施更具開放性的主題課程很滿意。最終,該課程也獲得山東省首屆特色課程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