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山大路事故發生地依然擁堵 混行現象嚴重

  那么血淋淋的教訓有沒有讓出行的市民警醒呢?記者11月11號在回訪時發現,山大路上混行現象依然嚴重。

  說起在機動車道騎車,很多市民表示,他們知道非常危險。可市民也說了,不去和機動車搶道,這非機動車道有時可沒法走。“車多,堵死了,必須得走汽車道,你不搶也不行啊,關鍵是道路堵死了。”

  記者來到了數碼港往南100米,也就是事故發生的位置,沿著山大路和花園路交界口一直走,發現這里的電子配件公司和物流公司特別多,送貨的車輛有時候停放在路邊,有時候停放在非機動車道上。

  原本狹窄的非機動車道,因為停放了私家車和非機動車,最窄的地方只能一個人通行。有些車輛是暫停在非機動車道,有些停的更離譜。在山大路與解放路交叉口,停放在路東側的小貨車,直接橫在了非機動車道上。在記者的提醒下,司機才把車挪開。

  除了亂停車,由于山大路科技市場聚集了很多人流,路兩側的商店和攤主,為了自己的生意,也存在占道經營的問題。

  非機動車道亂停車、擺攤、占道卸貨的現象嚴重,將自行車、電動車逼迫到主干道上,而主干道上汽車隨意停放,又進一步逼迫自行車騎行者臨時變道,非機動車路權空間被壓縮,交通隱患凸顯。同時,由于事發路段,位于濟南歷下區和歷城區的交界處,如果治理主干道亂停車、慢行一體道路被侵占,需要交警、城管、街道辦事處多部門合力。

  交警作出三大整改措施 重點保障慢行交通

  對此,濟南歷下交警針對山大路的特殊情況,作出了整改措施。民警表示,“第一呢,對山大路的靜態停車秩序,進行了重點管控,對于違法停車的車輛進行抓拍;第二,是動態的,主要是對二輪三輪無牌無證,這些摩托車進行整治,以及過往的一些貨車重點查處;第三,就是對道路的隔離設施進行進一步完善,像我身后,這些硬隔離設施,也是剛剛上上的,今后將逐步完善安裝這些硬隔離設施,主要是為了防止車輛亂停亂放,給慢行交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障礙,重點保證慢行交通。”

  調查中,記者發現,像山大路這種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行的情況,濟南有不少路段都存在。尤其是一些老城區,學校和夜市聚集的地方,問題更突出。

  建設路也是雙向四個車道,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用綠化帶和樹木隔開。路兩側,分布著不少小區。 建設路北頭還有一所學校。附近居民告訴記者,一到上放學的時候。電動車和自行車都被擠到了機動車道上。

  像學校附近、一些老城區規劃落后,道路狹窄,形成了先天性的缺陷。同時,在人口密集的大型商場和夜市附近,也存在機非混行的情況。

  同時,據濟南交警上半年統計,在上半年發生的121起死亡交通事故中,涉及電動車38起,占3成左右。由于電動車車體小,比較靈活,走機動車道、逆行、闖紅燈的行為在濟南街頭并不少見。且目前電動車普遍都是無牌無證,無法進行抓拍。即使交警現場處罰,處罰力度也遠小于機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