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數月前,濰坊高密志愿者協會會長單政達就開始籌劃一件“大事”:他決定在每年的表彰大會上,不再僅僅給學雷鋒優秀志愿者們一紙獎狀。多方咨詢后,他自掏腰包買來20部蘋果手機、40輛折疊自行車作為獎品,現場發放。

  單政達的本意,是倡導“善有善報”,讓大家知道,“誰學雷鋒誰受益,不能讓學雷鋒的越來越窮。”但即便如此,這次聞所未聞的實物獎勵,還是引來了分歧。

  提前張揚的“吃螃蟹”之舉

  12月5日是第30個國際志愿者日。此前不久,在濰坊高密市交警大隊六樓會議室內,當地舉行了優秀志愿者表彰大會。

  當日的表彰大會,主題被定為“弘揚雷鋒文化,重獎社會正氣”。和往年相對模式化的領導講話后等待上臺領獎狀的心情不一樣,坐在臺下的志愿者、貨車司機王文龍滿臉笑意,他面前的主席臺上,擺放著20部蘋果手機,其中一臺將屬于他。

  也難怪王文龍早就知道了結果。在今年夏天,高密志愿者協會會長單政達就開始籌劃一件“大事”:他決定在每年的表彰大會上,不再僅僅給學雷鋒優秀志愿者們一紙獎狀。“來點實際的,獎勵一些貨真價實的東西。”

  就該無償與“善有善報”的碰撞

  想法提出后,志愿者們自然欣喜。但單政達坦言,“市里面有分歧。”

  創建于2008年5月的高密市志愿者協會,于2012年完成注冊,共青團高密市委、高密市文明辦等作為其業務指導單位。當單政達將準備實物獎勵志愿者的想法提出后,有人對此提出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志愿者不就是一種無償服務嗎?”

  單政達一時也陷入為難。在自己已經將實物獎勵的想法表達給大伙,難以收回的情況下,他又跟北京等地的朋友或志愿服務業內人士溝通。“他們都表示支持,說沒有什么不可以。就是要營造一種‘善有善報’的價值觀,讓誰學雷鋒誰受益,誰學雷鋒誰發展,總之不能讓學雷鋒的人越來越窮。”

  主意打定后,單政達終于決定做那個“吃螃蟹”的人。11月時,他自掏腰包購買了20部蘋果手機,還有40輛折疊自行車,在隨后舉行的優秀志愿者表彰大會上,現場發放給大家。

  作為優秀志愿者之一,王文龍表示,志愿服務是自己樂意而為,但如果能有獎勵再好不過。“這是一種價值認可。以前我也買過很多手機,但那些都是商品,這個手機不一樣,它是獎品。”

  據單政達介紹,他此前曾在網上檢索有無這種實物獎勵志愿服務者的先例,但未曾找到。“這應該是國內第一次實物重獎學雷鋒志愿者。”記者了解到,除此之外,在當日舉行的表彰大會上,還有150名優秀志愿者和10家志愿服務先進單位榮獲“雷鋒文化宣傳使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