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得火,但缺利潤點
在采訪中,焦言凱等商家們也透露,飾品銷售雖火爆,但多數是外來品,并非“青島制造”,產品上游缺少盈利點。焦言凱說,不僅青島,多年來國內市場上銷售的圣誕飾品主要來自于南方的義烏、廣州等地,而近年來,包括河北、山東臨沂等地也在加大投入,涉足加工環節,取得了一些成績。
“作為青島的商家,我們也在探索,希望能在加工環節有所作為。”焦言凱說,為此他曾經到義烏、廣州一帶進行了考察,“南方等地起步發展得早,而且已經形成了規模,市場面向全國。他們的企業不是生產成品,生產的都是各個配件。”焦言凱舉例說,一棵圣誕樹被分成了樹葉、鐵絲、皮料、樹角、盒子等很多小配件,“每個小配件都由一家生產廠家來做,這些廠家只需投入一種設備便可以生產,成本相對減少。”焦言凱說,這些廠家可以通過已經形成的固定市場發往全國。“雖然單個的利潤小,但他們可以在數量上取勝,因為需求量大,很多企業可以常年加工。”焦言凱說。
“這些廠家不用為銷售而發愁,但在青島目前是行不通。”焦言凱說,圣誕飾品畢竟季節性很強,壓貨的風險大,而且做成品投入成本也高。焦言凱透露,據他了解,目前在青島地區還沒有大規模發展圣誕飾品生產的企業。
鐵架子“變身”圣誕樹
“不過我們在探索。”23日下午,記者來到了即墨靈山鎮東三泉莊村一家加工廠里看到,幾名工人正在加工圣誕樹,記者注意到地上堆滿了各種鋼管,兩名工人正在進行焊接,不遠處豎立著多個鐵架子,據工人李師傅介紹,這些鐵架子就是圣誕樹的“樹干”,“今天晚上就要交貨,我們中午飯還沒有來得及吃。”工人告訴記者。
漂亮華麗的圣誕樹,其實就是從這個鐵架子開始的。焊接需要三天,安裝也需要三天時間。“安裝時要根據客戶們的需求,逐步裝點加入圣誕元素,才能變成華麗的圣誕樹。”一位工人告訴記者,巨型的圣誕樹需要一層一層往上搭彩帶和“雪花”等裝飾品,而圣誕樹造價和成本也要看裝飾材料,“這幾天訂單很多,我們一直在加班加點,甚至忙到凌晨兩三點鐘。”這位工人說。
焦言凱也透露,這就是他探索加工環節的開始。圣誕樹越大,成本越高,價格也越高,10米高的圣誕樹價格高達數萬元,“今年我們在一家公司制作了一個高20米的圣誕樹,價格十多萬元。”焦言凱說。“這已經遠遠低于義烏、廣州等地的價格,因為物件大,運費高,我曾計算過,包括鐵架在內,如果全部用南方的配件,成本要高出一倍以上。”焦言凱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