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漸薄創造新“賣點”
這幾年,不少商家都看到了“洋節”背后的商機,但隨著市場逐漸飽和同質化競爭等問題逐漸暴露,“洋節經濟”給商家帶來的紅利逐步消失,以前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據介紹,島城很多商家都在探索和轉型。“當務之急就是尋找新的營銷思路。”業內人士孫先生表示,各種洋節概念的紅火,背后都是商家在助推,但與之相對應的是顧客口味要求越來越高,商家的競爭也日趨激烈,以前通過降價打折方式就能賺足人氣,現在已經不再“吃香”,為了營銷商家們挖空心思,促銷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情人節時各地舉辦情侶接吻大賽就是例子。
青島海信廣場的媒介經理侯先生介紹,在應對節日經濟時,很多商超也遇到了“瓶頸”,“商超那么多,如何能吸引顧客,這就必須要進行創新。”侯經理說,從2012年開始,他們就不再單純地做圣誕樹主題,而是轉為萌娃、萌物的主題,由于年年創新,對提升客流量效果明顯而且上周銷售額還創了紀錄,超過了店慶日的銷售。
“雖然過的是洋節,但不能是純洋節,一定要本土化,添加適合本地特色的東西來吸引顧客。”另一位業內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