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3年逐步解決,需投入62億余元

  煙臺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并設置了每年的實施方案。2015年底前,投入資金189243萬元,解決用地1045畝,建設學校55所,新增校舍43.7萬平方米,新增班級551個,新增教職工586人;2016年底前,投入資金177939萬元,解決用地1220畝,建設學校65所,新增校舍46.6萬平方米,新增班級833個,新增教職工2355人;2017年底前,投入資金253778萬元,解決用地2403畝,建設學校58所,新增校舍65萬平方米,新增班級1278個,新增教職工1970人。

  按省政府要求和市政府規定,從2018年秋季開始,煙臺所有中小學均按照小學45人/班、中學50人/班的標準確定學校招生班級數、招生計劃,任何學校不得突破公示的招生計劃和招生限額,禁止因招生不規范或變相收取擇校生而產生大班額的現象,進一步避免以轉學、插班等形式增大學校原有班額。

  中小幼建設項目用地可預支,2年時間將教師補充到位

  按照要求,解決大班額問題,既要把現有大班額消除掉,也要防止出現新的大班額。各縣市區要建立解決大班額問題長效機制,加強統籌規劃,將中小學教育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充分考慮中和幼兒園建設需求,為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專項預留規劃空間,保障中小學等教育事業發展的用地空間。在國家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未正式下達前,對于各地急需開工建設的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項目,允許預支部分計劃指標保障項目落地。

  及時核定中小學教師編制總量。在編制總量內,督促其盡快建立臨時周轉編制專戶,及時利用專戶編制補充中小學短缺的專任教師。用2年時間,將現有空編的中小學教師崗位和新建學校需求的教師補充到位。積極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深入開展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強化縣域內對教師資源的統籌配置和有效管理。

  日照將投29億元消除普通中小學“大班額”

  本報日照訊 1月8日,日照市教育局正式公布了《日照市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專項規劃》。規劃提出,自2015年至2017年,日照市將投資29.01億元,征地1723畝,新建學校23所,改、擴建學校131所,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瘦身。

  據悉,新建、改擴建學校完工后,日照市將按照省定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要求,配足配齊圖書資料、實驗、體衛藝、信息化等設施設備,全面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

  在加強校舍建設的同時,為解決好師資配備問題,日照市還將用兩年時間招聘教師2268名,其中,東港區650名,嵐山區347名,莒縣702名,五蓮縣420名,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107名,市直42名。與此同時,按照《關于推進縣(區)域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促進校長、教師優質資源的合理配置,重點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推進縣(區)域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目前,嵐山區已于2015年啟動試點工作。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2016年下學期將在全市全面推開,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市城鄉義務教育師資配置基本均衡的目標。

  根據規劃,到2017年底項目全部完成后,日照市將新增校舍面積1115771平方米,新增教學班1135個,新增學位52710個。至2017年底,日照市城鎮所有中小學班額將全部達到標準要求,基本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大眾日報)

  德州去年獲省級解決大班額資金1.3億余元 新增學位8285個

  日前,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2015年,我市獲得省級解決大班額專項資金1.3億余元,新增學位數8285個,新增班數183個。全年開工學校建設項目52個,開工面積38.56萬平方米,其中,39個項目已完工。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井璐 通訊員 王德建)日前,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2015年,我市獲得省級解決大班額專項資金1.3億余元,新增學位數8285個,新增班數183個。全年開工學校建設項目52個,開工面積38.56萬平方米,其中,39個項目已完工。

  為解決大班額問題和“全面改薄”工作,我市計劃今后2年內通過政策性銀行融資不少于100億元,春節前將上報第一批學校建設項目。同時,我市出臺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的政策,探索資本化運作路子,并抓住德州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的機遇,引進京津地區特色教育資源和企業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