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插上“隱形翅膀”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采訪過程中,中車四方股份有關人士介紹,近年來該公司持續不斷加大創新投入,強勁支撐高鐵持續創新。目前,已經先后建成了國家高速動車組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速列車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個國家級研發試驗平臺;搭建了高鐵領域世界領先的19個仿真平臺和17個試驗驗證平臺;打造高鐵“人才硅谷”,匯聚了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具有廣泛行業影響力的拔尖人才和領軍人物。

  在這樣的研發和激勵環境下,梳理近些年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就不難發現,一件件“大國重器”陸續在中車四方股份橫空出世:2011年,更高速度等級試驗列車創造了時速605公里的實驗室滾動試驗最高速;2012年,首列城際動車組填補國內空白;2014年,耐高寒抗風沙動車組問世;2015年,成功研制我國首列永磁高速動車組……

  今年年內,中國標準動車組預計也將完成線路考核。中國標準動車組在13個技術領域搭建高速動車組設計制造“中國標準”,核心技術全面自主化,將成為高鐵走出去的又一新利器。也就意味著,從熱帶海島到西北荒漠,從零上40℃酷暑到零下40℃嚴寒,“青島造”動車組不僅以最快的速度領跑全球,還適應世界最復雜的運營環境。

  在旗下產出的動車組馳騁四方之時,中車四方股份也贏得動車組“標準”的話語權,先后在高速動車組領域獲得了四百多項專利。完全是中國標準,沒有知識產權糾紛,是中國高鐵實現出口的必要條件。CRH380A型高速動車組已經通過了美國知識產權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