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江說,“這就是活生生的工匠精神,他讓企業活過100年,讓后人能享受到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如今的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樣需要這種精神的傳承。”
“工匠勁射”也引發了政協委員們的大討論。
“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文聯主席潘魯生對大眾網記者說,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工匠精神來源于文化,傳承發展好工匠精神,要在基礎教育中將其發揚光大,培養工匠精神要從娃娃抓起,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要在義務教育階段加入相關的課程。
全國政協委員、納米科技專家王琛說,現在由于待遇低的問題,許多行業里的技術工人跳槽率高導致流動性強,而且有些地方對技術工人的重視還不夠,這都不利于培養出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杰出技術工人。他說,具備工匠精神的人物一定是技術工人里的杰出代表,在具備一定優秀技術工人數量的基礎上,才會更容易產生具備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要通過加大政府補貼和相關政策等支持力度,提高技術工人的待遇和社會榮譽感,進一步激發他們追求精益求精的積極性,同時也會鼓勵更多年輕人進入這個職業,讓更多人的人以當技術工人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