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秒,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你能干點什么呢?能走大概100米的路吧。但這對于這家生產高分子樹脂材料的企業,卻意味生死存亡的紅線。

  日前,章丘土生土長的企業山東昊月樹脂有限公司叩開了央視《走進科學》欄目的大門。昊月樹脂以技術創新起家,通過制定標準,走出了一條由技術優勢向市場優勢轉化的成功路子。該欄目以《48秒定乾坤》為題,對該公司制定國際標準的“前世今生”進行了解讀,也為微小企業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提供一個范例。

  技術創新讓企業起死回生

  “48秒”,是1克高分子吸收5毫升模擬血液的時間,是高吸收性樹脂材料性能最新的國際標準。這種材料是制造衛生巾和紙尿布最重要的原料。

  而這項標準的制定者,卻是一家來自山東章丘市的企業,而且是一家并不知名的“鄉土”企業。

  而十幾年前,這家位于山東省章丘市埠村街道的小企業,遇到了和所有創業公司一樣的的困境,產品沒有市場,無力大公司競爭,企業瀕臨絕境。回顧起當時的情況,昊月公司的創始人楊志亮感慨萬千,“我第一次進入這個樹脂廠,它的產能啊,是每月十噸,年產不到一百噸。當時生產純粹靠人工,產量是不敢放大的”。

  也正是在這樣的絕境下,公司才堅定了獨立自主發展技術的決心。一次偶然的機會,給了楊志亮啟發,將研究方向放到了吸水高分子材料上。公司聯合高校科研工作者,在簡陋的廠房和設備下,日夜兼程,經過數千次的實驗,終于研制出了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對人體尿液和血液具有超強、快速吸收能力的產品。

  新產品吸收5毫升標準液的時間小于48秒,比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日本企業的產品縮短了400多秒,并有效解決了側漏、返滲、粘連、特別是發黃等問題,同時其下游產品衛生巾還減少了木漿使用量的70%至80%。

  昊月公司研制的新材料,由于性能優異,價格低廉,受到了國內廠商的青睞。產品銷量節節攀升,公司引進了新的生產線提高產能,效益也獲得了巨大提高。公司于2005年三月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