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責任人受到黨紀處分
“之前去街道反映了幾十次,電話也打了幾十個,如今拖欠了5年的補償款終于領到了。”劉秀在寫給督查組的感謝信中還說,網上信訪真的是好用、管用。
而他們反映的購買的工業用地因規劃所限不能使用一事,也有了進展。經多方協調,棗莊市薛城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已與其協商解決回購事宜,簽訂了《土地轉讓協議》,并于3月17日向劉秀和劉海一次性支付了土地轉讓款及地面附屬物款項。
山東省信訪局對此事項進行跟蹤督辦,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信訪人訴求按程序處理到位。棗莊市薛城區也進行了責任追究,針對薛莊社區不作為、慢作為的問題,由薛城區巨山街道紀委對薛莊社區黨支部進行了通報批評,并對3名相關人員給予了黨紀處分。
推進“互聯網+信訪”行動
對于此案,國家信訪局表示,有關部門和興仁街道沒有按照法定程序開展拆遷,是產生信訪問題的主要原因,其拆遷時口頭承諾,事后又未予及時補償。而薛莊社區違法挪用信訪人拆遷補償款,這些行為侵害了群眾的合法權益。通過這個案件,要進一步增強群眾觀念,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對群眾反映的每一件事項都要高度重視、認真解決,防止因不作為、慢作為導致信訪問題的積累激化。
督查組表示,為維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及時就地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全國信訪系統加大了統籌實地督查工作力度。群眾通過網上投訴反映且被評價為不滿意的信訪事項,是信訪督查工作的重點。
據了解,2015年,全國網上信訪量已經占到了信訪總量的40.1%。國家信訪局投訴受理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正在進一步推進“互聯網+信訪”行動,致力于打造集投訴、辦理、查詢、跟蹤、監督、評價等于一體的全國網上信訪平臺,全面推行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信訪”新模式,讓網上信訪真正好用、管用,努力打造并發揮網上信訪主渠道作用。
采寫/新京報記者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