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醫院人滿為患問題,在濟南已有解決辦法。日前,《濟南市分級診療工作實施方案》印發,提出將濟南市轄區內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均納入市分級診療管理體系,2020年之前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
為了保證《方案》的實施效果,濟南也配套了相關措施,其中需要市民格外注意的是,一般病癥如果不經轉診直接到大醫院就診,醫保報銷比例將降低。
哪些病可去大醫院看?
主要承擔急危重癥和疑難疾病診療
哪些病可以到大醫院看呢?在《方案》中明確,省(部)屬三級醫院、駐濟部隊所屬三級醫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診療服務,逐步減少普通門診和常見病一般診療服務。如果市民需要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可選擇二級醫院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將以實施全科醫療服務為目標,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復、護理服務,向醫院轉診超出自身服務能力的常見病、多發病及危急、疑難重癥患者,切實發揮居民健康“守門人”作用。
小醫院水平咋提高?
城市醫師晉中高級先到農村干一年
要吸引市民到基層醫院就診,基層醫院就需要較高的診療水平。《方案》中也提出了多種方法,例如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相關資源投入,重點支持人才培養引進、設施設備改善。著力提升中心鄉鎮衛生院急診急救、二級以下常規手術、正常分娩等醫療服務能力等。
此外,還將落實城市醫師晉升中高級職稱前到農村醫療機構服務1年的規定,通過組建醫療聯合體、對口支援、醫師多點執業等方式,鼓勵城市二級以上醫院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或定期出診、巡診。
中醫中藥以后也將成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特色。到2017年,100%的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都將提供中醫藥服務。
養老能否兼顧看病?
部分二級醫院將開展養老康復服務
今后,在醫院也能享受到養老服務。據了解,濟南將鼓勵和支持市區部分二級醫院轉型為慢性病醫療機構或開展養老、康復服務,提供接續性醫療服務。
濟南還會擴大臨床檢驗結果互認項目和機構范圍,推進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全面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連續記錄和不同醫療衛生機構之間將實現信息共享,并探索建立基于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
住不起院咋辦?
醫保支付比例最高可達75%以上
為保障《方案》的實施效果,醫保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今后,濟南的醫保將重點保障大病和較大疾病,適度控制一般性疾病補償費用。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要分別達到75%以上和70%左右。
此外,還將按照分級診療工作要求,及時調整完善不同級別醫療衛生機構的醫保差異化支付政策,適當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保支付比例,不同級別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報銷比例相差不低于10%。
對符合規定的轉診住院參保患者可連續計算起付線,對未經轉診的參保患者應分別計算起付線,并降低在該醫院就診費用中醫保基金支付比例15%,以引導群眾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看病就醫。
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況也不必擔心。《方案》規定,對突發急癥或危重癥患者可直接到三級醫院就診,醫保基金支付比例按照規定比例報銷,急危重癥的判定標準另行制定。
醫學檢查太貴咋辦?
大型儀器檢查、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要降
濟南還明確,2016年,力爭縣級以上公立醫院30%以上的出院患者實行按病種付費。到2017年,基本實施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相結合的復合付費方式。
在醫院,做一項大型儀器的檢查,動輒幾百上千元。今后,這種情況將得以改善。濟南將對醫療服務價格實施結構性調整,合理設定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降低大型儀器檢查、高值醫用耗材、藥品等價格,提高診療、手術、護理、康復、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進一步拉開不同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梯度,引導患者分流就診,就近選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首診。
雙向轉診咋實現?
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對接2家二級醫院
濟南將暢通雙向轉診渠道,以暢通向下轉診為重點,充分利用醫療聯合體、對口支援等途徑,建立綠色通道,形成相對穩定、緊密銜接的雙向轉診渠道。
未納入上述建設體系的每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根據自身情況和地理位置至少與2家二級以上醫院簽訂雙向轉診協議。
濟南還將推進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中醫醫院與康復醫院、護理院等接續性服務機構建立橫向轉診關系。
轉診時,必須征得患者同意并充分尊重自主選擇權,按照就近、就能力、就需求轉診原則,落實轉診制度,履行轉診程序。
時間表上,分級診療將于2016年5月底前,全面啟動;2017年底前,全市基本形成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建立更加合理規范的就醫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