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4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再次來臨。數字化時代,公眾信息獲取渠道越來越多。雖然大家都在看,但是有的可以稱之為讀書,有的只是在瀏覽信息。讀書,作為一種“成本最低的奢侈行為”,曾經一度被在電腦和手機上瀏覽信息取代。但近兩年來,一批實體書店的回歸,讓捧著手機的年輕人重新走進書店,讓讀書重新成為年輕人的時尚。
電商的圍剿加上房租的重壓,在2012年前后民營書店曾出現過一陣持續關門潮,但從去年年底開始,無論是24小時書店、眾籌書店或是外來書店,都紛紛進駐各大城市的Shopping Mall,成為大眾的時尚消遣場所。在濟南,人們欣喜地發現,這座城市的文化味兒又漸漸回來了,老牌的新華書店搖身一變走起高大上的圖書館“style”,品聚書吧、24小時書店睿丁島等獨立書店也帶來了全新的閱讀休閑體驗。隨著傳統書店的日漸式微,轉型升級的新型書店開始展現新的活力,各顯其能探索生存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