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狂熱能維持多久?

  蘋果國內第一家零售店是位于北京三里屯Village的零售,該店開業的時間為2008年7月份。近年來,蘋果加快在國內開店的步伐。此前蘋果CEO庫克曾稱,今年二季度,蘋果在大中華區的零售店數量將達到40家。每次蘋果新店開業、新品發布幾乎都能掀起一陣熱潮。那么,大家對于蘋果的狂熱到底能持續多久呢?

  “事實上,近年來大家對蘋果的熱情已經在降溫。”濟南某商場工作人員稱,從銷量上就能看出來,尤其是IphoneSE的銷量并不理想。”

  這從蘋果業績上也可見一斑。日前,蘋果發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2016年第二季度業績低于市場預期:總營收同比下降12.8%。這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

  蘋果二季度財報也顯示,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在內的大中華區,第二財季營收12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6%。

  不過,蘋果公司CEO庫克顯然對中國市場很有信心。他曾表示,第二財季中國大陸市場的收入同比減少了11%,如果不考慮匯率變動下滑7%。但是去年第二財季營收同比增長高達81%。“市場比大家普遍認為的要穩定”。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國產手機的不斷興起,選擇更加多樣化,市民消費也更加理性。近日,市場調研公司StrategyAnalytics一份數據就公布了2016一季度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及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別是華為、OPPO、vivo、小米和蘋果。蘋果成為前五中,出貨量以及市場份額下降最大的品牌。2015年的數據顯示,蘋果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為11.3%,排名第三位,而今年一季度數據為11%,下降了0.3%,排名滑落至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