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5月24日訊(通訊員 李雙艷 記者 於蘇云)未成年少女蔡某一夜情后懷孕,分娩當日因害怕孩子啼哭聲被人聽見,而將嬰兒從衛生間窗戶扔下,導致嬰兒當場死亡。后檢察院以“故意殺人罪”對蔡某提起公訴。近日,蘇州虎丘區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2014年上半年,16歲的蔡某輟學回家,在村里老鄉的介紹下來到蘇州打工。在朋友組織的一次聚餐活動中,蔡某結識了同來赴約的一名未成年男子。當晚,二人醉酒后開房發生性關系。蔡某告訴記者:“我們從那以后就沒見過,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跟我一樣大,也是未成年。”當記者問及懷孕的話題時,蔡某哭訴:“我真的不知道這樣就會懷孕。”事實上,蔡某對于懷孕和哺乳沒有任何概念,在長達9個月的妊娠期,蔡某自動消化了胎兒帶來的所有妊娠反應,沒有去醫院做過任何檢查。直到2015年8月的一天,她在臨時租住的公寓衛生間內產下一名女嬰,蔡某才知道自己懷孕的事實。她被孩子的第一聲啼哭嚇壞了,她擔心鄰居們發現孩子的存在。倉惶之下,她想到的唯一辦法竟是讓孩子從眼前消失,將孩子從衛生間的窗戶扔下。
很快,蔡某被警方逮捕,并由檢察院向虎丘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但因本案涉及個人隱私且涉案人為未成年人,故法院以不公開開庭的形式審理了此案。經審理,被告人蔡某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法官提醒,本案被告人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應當依法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鑒于其犯罪時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系未成年人,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本案中,被告人的失足不僅造成了一個無辜生命的隕落,也使一個花樣年華的少女受到了法律的懲戒。而她失足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生理衛生知識的缺乏,而其家庭又未能給予其必要的關愛和引導。因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和社會的雙重養分。家庭作為未成年人成長的第一環境理應承擔起撫養和教育的重任;社會和法律也應為保護未成年人提供相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