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分級診療
重點暢通向下轉診渠道
明確分級診療病種出、入院和雙向轉診標準,完善雙向轉診流程,實現不同級別醫療機構之間有序轉診,重點暢通向下轉診渠道。
2016年上半年,在蓬萊市開展試點工作,選擇30種慢性病、常見病作為突破口推進。年底實現縣市區分級診療制度全覆蓋,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左右。
2017年,基本建成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和體制機制,居民兩周患病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比例達到70%以上,城市三級醫院普通門診就診人次占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比重明顯降低。
鼓勵醫療資源豐富的縣市區將部分二級醫院轉型為慢性病醫療機構或開展養老、康復服務。
F:降低費用:
針灸推拿等納入醫保支付
建立公立醫院自主控費機制。杜絕過度檢查、過度治療,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嚴格控制高值醫用耗材不合理使用和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
探索醫藥分開的多種形式,鼓勵患者自主選擇在醫院門診藥房或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
2016年,實現公立醫院門診、住院患者人均費用和總收入增幅下降,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和大型設備檢查收入)占業務收入比重提高,自付醫療費用占總醫療費用比例下降。
到2017年,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由2015年的40%降到30%以下,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費用降到20元以下,總體上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例降低到30%以下。
在市中醫醫院和萊州市中醫院開展中醫優勢病種收費方式改革試點,并逐步擴大試點范圍。規范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擴大納入醫保支付的中藥制劑、針灸、治療性推拿等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范圍,鼓勵提供和使用適宜的中醫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