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回灌,水質不受二次污染
R1線地下段一共有4個站點將使用降水回灌一體化設備,回灌方式的選擇,從回灌區域施工條件、含水層性質、回灌目的層、施工管理成本等綜合考慮,選擇適宜的回灌方式。4個站點如果都以演馬莊西站的回灌量為標準,四個地下站綜合來看,相當于節約了近2個大明湖的水量。
該人士說,基坑降水抽出的地下水,經過處理滿足要求后,直接用于地下水回灌,既能減少基坑降水工程中對地下水資源的浪費,又能補給地下含水層,保護濟南泉域地下水資源,可謂一舉兩得。
地鐵站基坑的深度在10米至15米,基坑中挖出的地下水回灌如何保證水質?“濟南的地下水是原位回灌,從基坑中抽取地下水后,通過外圍的管道就近回灌到地下。這樣在保證地下水量的同時對水質的影響不大。”山東省地礦工程勘察院高級工程師武法偉說。
要實現回灌水質沒有二次污染,還要其他的工藝。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有關人士說,抽取的地下水在回灌用水收集管道中,通過控制箱與增壓泵等設備,把水送到回灌水的處理裝置中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水在管道中流動,水質會受到管線中的污垢等污染物的影響,還有就是地下水中砂子等雜質都需要處理。“通過凈化、過濾等流程,從而保證水質的標準。”
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有關人士說,回灌用水的管道材質可以達到飲用水管道的標準,這樣的原位回灌可以真正實現“水從哪里來再回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