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17歲的朱彥卓與等待升入高三的學生不同,沒有新高三的焦慮,也沒有各種輔導課。開學后,他將進入中科大創新班,提前一年開啟大學生活。

  幾天前,記者見到了朱彥卓,這名被同學稱為“學佛”的高二學生,高考總分692分,全省第202名,與耀眼的光環相比,眼前的朱彥卓,更多的是一份理智與謙虛,他也更愿將成績歸因于機遇與運氣。

  高三生復習一年高考 他一個月就搞定

  6月23日下午,對不少高三生來說,無疑是特別的,他們將查到今年的高考成績。而此時,省實驗中學高二學生朱彥卓正在查看學考考場。突然,他接到了父親打來的電話,“高考成績692分,語文121分、數學147分、英語139分、理綜285分,全省第202名。”朱彥卓對這一成績似乎沒有過多的驚喜,更多的是一份平淡。比起高考成績,他更關心即將到來的高二學考。

  時間回到幾個月前,當高三學生正如火如荼地備戰高考時,朱彥卓仍坐在高二32班的教室里,翻看那本尚未學完的生物教材。高考即將到來,他做了一個在外人看來有些不可思議的決定——制定復習計劃,備戰高考。

  于是,整個五月,朱彥卓一個人呆在自習室,一個人整理復習筆記……雖缺少老師與同學陪伴,但學習節奏與高三生無異,他要用一個月時間趕上別人一年復習的內容。

  比起短時間難提分的語文、英語,以及相對穩定的數學,朱彥卓決定放手一搏,一個月時間只學理綜三科。從頭整理筆記,對照課本核對每個知識點,一遍遍梳理、理解記憶,做了幾套全國卷,幾次進行錯題整理。一個月后,17歲的朱彥卓奔赴高考考場。

  沒名校情節 想早進大學讀喜歡的專業

  “這孩子高二就考了692分,要是再復習一年,肯定能考上清華北大。”6月底,朱彥卓的名字在省實驗中學不脛而走,這位高二便考出如此好成績的男孩也成為不少人膜拜的對象。

  朱彥卓并不以為意,“我沒有名校情節。”朱彥卓說,高考除了實力,還需要一點運氣,考692分確實有運氣成分,“若再學一年,也許不會比現在更好。”

  “況且,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學什么專業。”朱彥卓說,兩年的高中生活,雖然曾學過數學奧賽,也有過不錯的成績,但對未來卻不愿做太多設定。

  “高中知識已全部學完,再學一年對我來說沒有太大吸引力,我更想進入大學,在不斷嘗試與接觸中,尋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科目與專業。”而在高手如云的中科大創新班,一年的廣泛學習,能對“未來”有明確的定義與設定,“何樂而不為呢?”

  每次考試,卷子沒批完人家已算出得分

  從小到大,除了主動報名參加了數學奧賽的輔導班,朱彥卓從未在課外輔導上多花一分錢。

  “跟著老師走,自學能力還不錯。”朱彥卓自認沒有特別的學習方法,自從上小學,老師講什么,他聽什么,除了數學奧賽,幾乎不曾過多涉獵其他內容。

  不過,翻看朱彥卓的筆記本會發現,每個知識點全部分門別類,錯題也都整理在冊,外人很難看懂其中門道,但朱彥卓卻早在心中將這些內容連成一條線。

  “其實每個知識點都有其內在聯系。”這位學霸坦言,所有內容都會整合在一起。無論是易錯題還是重要知識點,比起割裂來看,他更喜歡用自己的方法將兩者合二為一。因此,整理的過程便成為回顧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幾套試題便可以鞏固。

  “教過這么多人,朱彥卓這樣的學生還是頭回碰到。”高二32班班主任于匯榮介紹,很多人覺得上課聽講很虛,但只要觀察朱彥卓一節課就能發現,“無論是記筆記還是整理筆記,他全部在課上完成。也就是說,聽課、理解、記筆記、整理筆記,一氣呵成。”于匯榮回憶,除了聽課有一套,“每次期中期末考試,很多學生都會好奇自己的分數而特意去辦公室探分,但朱彥卓每次考試結束后,哪道題做出了,哪道題失誤了,全部了如指掌,卷子沒批完,他已經算出了得分。”于匯榮說,同樣的錯誤絕不會出現第二次。因此,他被大家稱為“學佛”。

省實驗中學高二學生朱彥卓今年以692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創新班省實驗中學高二學生朱彥卓今年以692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創新班

  自稱宅男愛打游戲 想走自己喜歡的路

  朱彥卓自認是宅男,不過,高二學考結束后不久,他便只身一人前往臨沂參加數學競賽培訓,直到上周才回到濟南。

  “記得中科大面試時,面試官曾問我,平時喜歡做什么?”朱彥卓回憶,橋牌是從初中起最愛的游戲,直到現在手機里還裝有橋牌軟件,閑來無事也會不自覺地戰上兩盤。乒乓球、象棋、打游戲,偶爾一盤三國殺,再戰上幾個回合,周末回家,也同樣免不了父母的嘮叨,有時還會回學校補作業,生活節奏與其他學生并無兩樣。

  “父母與老師最大的好處就是給你學習或發揮的空間,雖然他們也會偶爾鞭策,但我所做的一切基本都由自己做主。”朱彥卓說,“奧賽輔導是我主動要求的,暑假生活是我自己規劃的。”除了安排好學習與生活外,他還嘗試備課,與其他幾位學生一起聯系場地,準備為剛入高一的學弟學妹先期輔導,“我喜歡嘗試一些事情,高三如果再來一次,也不過是一件重復與無意義的事,而現在我想在不斷嘗試中,找尋未來自己真正要走的路。”

  考中科大創新班不是件容易事

  按規定,高二學生不得參加高考,但中科大創新班是個例外。1978年3月,在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倡導下,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支持和推動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培養科學技術等領域出類拔萃的人才。

  據中科大2016年少年班創新班招生簡章,招生對象為199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成績優秀、創新潛力突出的高二(含)以下學生,中學推薦或個人自薦,中科大將進行審核。高考結束后,考生還要接受學校組織的選拔測試。

  濟南10學霸提前走進大學門

  據了解,報考中科大創新班的學生高二時就可參加高考。今年省實驗中學2014級有29人參加中科大少年班測試與高考,最終有三人獲得提前進入大學的機會。去年,省實驗中學有三人同樣有意向進入中科大創新班學習。目前所知,今年省城提前走進大學校門的學生就有近10人。

  今年濟南還有至少4名學生通過了西安交大少年班的測試,初三還沒畢業就獲得提前進入大學并本碩連讀的機會。

  除了中科大創新班與西安交大少年班,還有海外引進人才計劃。比如新加坡教育部獎學金計劃(簡稱SM2),主要針對國內高二理科優秀學生。

  去年省實驗中學孫友邦進入中科大創新班,今年朱彥卓以692高分再次進入該項目。

  此外,濟南外國語學校康琪明、張笑言、高子晨三位初三生也順利接到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通知。

  別人家的孩子到底怎么學的?記者梳理后發現,這些學霸的家長幾乎全部放手,且支持孩子的決定。朱彥卓的母親劉女士就表示,數學奧賽完全是孩子的喜好,只要他決定去做,家長就全力支持。

  而孫友邦愛好收藏鋼筆與各類石頭,有時還會從網上買原木、木銼和砂紙,閑來無事就會在家里敲敲打打;今年西安交大少年班復試成績第一名張笑言,為了進行物化實驗,還曾燙了沙發、淹了房子。然而家長并沒對其行為進行制止。家長的開明與引領,讓孩子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僅家庭環境相對開放,這些學生大都有很強的獨立學習能力。“獨立學習能力與習慣和學習效率息息相關。”高二32班班主任于匯榮坦言,就朱彥卓來說,如果沒有很強的自律意識與規劃能力,很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掌握如此多的內容,取得如此好的高考成績。

  北大今年山東錄取147人,不少理科高材生選了北大文科

  日前,記者從北大山東招生組獲悉,北京大學在山東總計招生147人,其中校本部一批次理工類考生32人,文史類考生23人;博雅計劃、自主招生及筑夢計劃75人;國防生5人,文藝、體育特長生6人,保送生6人。

  今年北京大學在山東本科一批校本部理科提檔線700分,居各高校之首;文科提檔線636分。在考生錄取專業中,除了數學、物理、光華管理學院、元培學院外,北大的人文、社科等專業也成為考生的選擇。

  高密一中的王浩然同學是名理科生,最終選擇了北大法學專業。他認為自己最看重的是北大在人文社科領域的優勢。

  青島開發區一中的王嘉禾,也是一名理科生,但他對文學、寫作情有獨鐘,即便在高三也筆耕不輟。高考成績發布后,他對于專業選擇頗感迷茫,但最終被北大的人文氣息和中國語言文學系雙學位的設置打動,選擇經濟學院作為自己的圓夢之地。

  (生活日報記者 朱紫英 王富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