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你家的WiFi密碼是多少,你家里有iPad嗎? ”幼兒園放暑假后,孫大媽好不容易盼來了4歲的孫子,卻因為家里沒有無線網絡和iPad,孫子剛呆了一上午就吵吵著要回家,幸虧兒子掏出智能手機,才讓小孫子安靜下來。看著孫子熟練地操作著手機,在微信上給姥姥發語音,卻懶得跟爺爺奶奶多聊兩句,孫大媽覺得非常擔心。昨天,記者采訪了島城31名寶寶在3-7歲的媽媽,超過一半的媽媽表示,她們的孩子在3歲以前就開始接觸智能手機或iPad。有近三分之一的媽媽表示,寶寶每天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超過3小時,超過八成的寶寶媽媽對此表示憂慮。

  離開iPad孩子暑假不會玩

  “平時孩子在市北區上幼兒園,都是姥姥就近在照顧,最近幼兒園放暑假了,我準備把孩子接到李滄住上一個月,沒想到孩子剛來沒有半天,就吵吵著要回姥姥家。 ”家住婁山后的孫玉芳大媽說,她平時跟孫子接觸比較少,為了讓孫子在家里吃好住好玩好,她和老伴給孫子準備了一桌子的好菜,還買了巧克力等零食,沒想到4歲的孫子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要iPad,接著就要WiFi密碼,對他們準備的飯菜和零食,幾乎看都不看。自己和老伴都已經60多歲了,平時很少接觸電子產品,手機還是兒子兒媳替換下來的,根本不能上網,家里也沒有無線網絡。一聽這些,小孫子在孫大媽家里坐不住了,哭著喊著要回姥姥家。孫大媽的兒子掏出智能手機給孩子玩,才讓孩子安靜下來。孫大媽讓兒子立即開車回去拿iPad,還要趕緊給家里辦一個WiFi。

  “我原本打算讓孩子這個暑假離電子產品遠一點,才特意沒給他帶iPad,沒想到孩子離開iPad,在奶奶家里就不會玩了。 ”孫大媽的兒子劉樹彥說,自己小時候過暑假有很多好玩的事,跟小朋友粘知了、抓螞蚱,到河邊釣魚、釣青蛙或者一起玩騎馬打仗、捉迷藏,經常玩到晚上才回家。自己兒子放暑假時,身邊連一個熟悉的小朋友都沒有,除了每天在家看動畫片或者玩iPad,兒子根本就不會玩。他準備在暑期期間多陪陪兒子,帶著兒子去玩一些小孩子童年應該玩的游戲,希望能讓兒子離電子產品遠一點兒。

  年輕家長用iPad當電子保姆

  “我的孫子今年才兩歲五個月,玩i-Pad比我都熟練,開機、調節音量、點開視頻軟件,開始看動畫片。家里人誰也沒有教他,孩子就像無師自通一樣。 ”家住浮山后四小區的鄧艷芝女士稱,剛開始家里人覺得很稀奇,孩子姥姥認為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但鄧女士覺得孩子這么小就迷iPad,不是一件好事。她擔心距離這么近看iPad屏幕,會傷到孩子的眼睛,她有時候跟孫子互動,孩子忙著玩iPad,根本就不理她。 “有時候我一不注意,小孫子就把iPad打開了,孩子大部分時候都是在屏幕上亂點,并不明白打開這些軟件能干什么,有時候還會把一些重要的文件或者手機軟件給刪掉了。 ”鄧女士稱,最近兒子兒媳給iPad設了密碼,孫子自己打不開iPad都會變得脾氣暴躁。

  鄧女士說,寶寶之所以這么小就會玩iPad,跟兒子兒媳有很大的關系。他們每天下班回家后,一個玩手機,另一個玩iPad,有時候寶寶去找他們親近,兒子兒媳舍不得放下手機,就帶著寶寶跟他們一起玩。孫子玩iPad就是從模仿父母開始的。后來兒子兒媳發現,電子設備是哄娃“神器”,只要把iPad或者手機塞在孩子手里,就可以讓哭鬧的寶寶立刻安靜下來,特別是看到iPad上各種新鮮的視頻和圖案,寶寶可以自己安靜地玩很長時間。兒子兒媳不愿意看孩子時,就把iPad當成了電子保姆。有時候老人也拿iPad哄孩子吃飯,讓孩子養成了邊吃飯邊看iPad的習慣。

來源:青島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