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隨著袁鳳麗漸漸長大,家人發現她好像格外的“不經碰”。“有時候走路胳膊不小心碰到了桌子,就疼得不行,結果到醫院一檢查,骨折了。”袁鳳麗的父親袁現成說,小的時候袁鳳麗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同樣一起玩耍不小心磕倒了,別的小朋友起身拍拍灰塵接著玩兒,但袁鳳麗就疼得坐在地上起不來,因為她又骨折了。就這樣,童年時候的袁鳳麗每年都要骨折三四次,每次恢復都要連兩、三個月,一年下來“大人和孩子都沒少受了罪”。
“那時候家里條件也不好,咱也不懂那么多,每次都按骨折治。”母親岳香玉告訴記者,后來頻繁的骨折再加上身高的增長緩慢,家人開始意識到袁鳳麗病情的嚴重性,帶著她到醫院再次檢查發現,袁鳳麗患有嚴重的骨質疏松。從此之后,袁鳳麗的身高也就停止在了1米左右,每天還要通過吃藥和補充鈣片來緩解病情。

身殘志堅,賣奶自食其力
因為身體的原因,袁鳳麗的求學之路也頗為坎坷。“上小學的時候,學校對面正好就是她姥姥家,后來上初中得到別的村子上,沒人接送就只能輟學了。”母親岳香玉告訴記者,因為袁鳳麗的姥姥家對面正好有一個小學,為了上學方便,上小學期間,袁鳳麗基本上都是住在姥姥家,平時上下學都是由姥姥接送。
“那時候老師和同學都知道我的身體狀況,上廁所或者外出的時候都輪流著背我。”袁鳳麗說,上小學的時候,自己的身體就很不方便了,自己沒法獨立行走,每次姥姥將她送到學校后,都是老師和同學們的熱心幫助,才讓她堅持讀完了小學。但由于初中要到別的村子去上,離家又遠,家中無人接送,再加上身體不便,袁鳳麗無奈只能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