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8月21日訊(山東臺 崔中連 李龍 攝像 劉海寧 菏澤臺 朱華德 王子夏)119個項目、300億元的投入,菏澤市一項龐大的棚改規劃的實施,讓6.2萬戶居民,將在年內告別老舊房屋遷入新居。
據《山東新聞聯播》報道,不久前剛剛搬入新居的陳愛華,過去是牡丹區毛胡同棚戶區幾十年的老住戶,說起這前后的變化,一臉的喜色。
菏澤市牡丹區居民陳愛華:“簡直沒法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以往沒開發之前,晴天出去一身土回來,下雨天或雪天回來就是一腳泥。開發以后住進了樓房干凈還舒坦。冬天有暖氣,老人孩子都不受罪。”
這次同陳愛華一起遷入新居的共有600多戶,昔日灰頭土臉的棚戶區,搖身一變成了花園洋房。而促使這一變化的,是不久前國家實施的一項“首付制”融資新政。
菏澤市棚改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吳修印:“也就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20%的資本金以后,其余這80%就由國開行、農發行貸款來解決。”
首付兩成,就能從銀行拿到全部棚改資金,然后由當地財政預算逐年還款。這項新的政策性融資,通過類似百姓購房的“首付制度”,把原本很多年才能攢夠錢買到的棚改服務,提前買到了手。
菏澤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廣全:“像菏澤這么一個欠發達地區,在短時間內,如果拿出大量的足夠多的資金去搞棚戶區改造是不現實的,因為我們的財政是一個吃飯財政,每年可用于投資的資金微不足道。如果沒有這種新的模式,僅靠我們自身去完成這個任務是非常困難的,這種新的投融資模式對欠發達地區來說,非常非常的重要。”
解決了資金來源,菏澤市快速搭車跟進,部門高效聯動,將全市棚戶區全部梳理一遍,最終推出一個大手筆規劃:到今年年底,完成119個棚改項目,覆蓋6.2萬戶、19.8萬人口,棚改計劃占山東總量的八分之一,在全國同級城市中居首。
菏澤市牡丹區魏莊棚戶區居民:“居民老問,開發開發的,外面都開發了,俺莊上咋回事?”
菏澤市牡丹區住建局副局長周彥森:“咱這個村很快,咱這個農發行資金已經到位了,你放心吧,咱這個村馬上就能住上新房。”
兜里有了錢,負責棚改的工作人員,幾乎天天蹲在各棚戶區,了解情況,跟蹤進度,推動棚改進程。
菏澤市牡丹區住建局副局長周彥森:“過去沒錢老百姓問棚改的事,沒法答,沒底氣。現在有錢了,盡快想辦法給老百姓辦點實事,讓百姓盡早住上新房。”
在菏澤市棚戶區改造調度平臺上,每天都顯示著各縣區的工作進度。“日調度、周通報、月評比、季考核”,響鞭快馬,創出一個棚改的“菏澤速度”:僅半年時間就完成計劃的93.7%,已有5萬多戶居民圓了安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