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9月7日電題:濟南高新區:打造高端軟件產業助力傳統產業“智造”升級

  新華社記者 王志

  山東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三維匯”云平臺模型庫,匯集了數萬種設計模型。隨手點開一個汽車變速箱模型,隨著手指輕輕滑動操作,3D模型可向任意方向旋轉、環繞查看,每個部件都能拆解、復位,立體化的剖切、爆炸圖清晰顯示出設計產品的每一個細節。

  長期以來,我國工業設計一直使用國外軟件,航天、軍工、重大裝備制造等關鍵領域面臨設計產品的長期保存和安全性等問題。

  “現代工業,離開軟件做不了工業設計;從制造到‘智造’,軟件是橋梁。”山東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超英說。

  位于濟南高新區齊魯軟件園的這家企業成立于1993年,依靠多年自主創新,最終掌握了三維軟件內核技術,研發出具有自主版權的三維CAD/CAM軟件,打破了歐美、日本在工業設計軟件領域的壟斷。

  楊超英介紹,華天軟件開發的三維輕量化瀏覽器能對三維數據進行輕量化壓縮,小到一個螺絲釘、閥門,大到飛機、動車、火箭,都能進行三維立體展示。借助三維協同會議功能,人們可同步交流產品研發,設計效率和設計質量大幅提高。

  以石化行業常見的煉油塔為例,按照傳統設計方法,需要半個月才能畫出圖紙。用華天軟件的三維設計軟件,只需兩個多小時就能完成。再比如,擁有8萬個零部件的12G火箭整箭數模,用國外軟件打開需要1.5小時,用華天三維輕量化瀏覽器僅需10分鐘,并可達到15幀以上瀏覽。

  從工業機器人仿真設計到3D打印,從重大裝備制造到數字化口腔醫療……目前,華天軟件的用戶已達數千家,廣泛應用于汽車、機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為我國工業創新和“智能制造”提供了必要的軟件技術支撐。

  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建設完善的產業服務體系,是濟南高新區加快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核心保障。從2004年起,齊魯軟件園積極建設公共技術支撐平臺,迄今已投入超過12億元,建成了軟件和信息服務等八大技術支撐平臺,配備先進的軟硬件設備,免費給園區企業使用,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截至目前,已為千余家企業提供服務,為使用企業節約設備和服務費用10億多元。

  與此同時,齊魯軟件園搭建起小微企業互助合作信用貸款平臺,破解了小微科技類企業貸款難問題。他們攜手濟南市軟件行業協會與金融機構合作,建立“資金池”,園區小微企業能以1:10的無擔保杠桿獲得銀行綜合授信。目前,已幫助160家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需求,獲得信用貸款額度近3.2億元。

  為滿足企業成長各階段的發展載體需求,濟南高新區建設了齊魯軟件園核心研發區、齊魯創新城、信息通信產業基地等載體,初步形成了孵化器、加速器、專業產業園區的階梯載體建設模式。

  濟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徐群介紹,目前濟南高新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已形成“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產業化”的產業格局,匯集了浪潮軟件、華天軟件、中孚信息等一大批龍頭企業,在社保、石油石化、電力、煙草、醫療等應用軟件領域均進入國內前5強行列,成為國家信息通信和軟件產業的重要聚焦區。

  其中,浪潮集團是中國領先的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商,浪潮服務器增量貢獻了全球服務器總增量的35.6%,浪潮天梭K1獲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管理軟件連續12年市場占有率第一,政務云市場占有率第一。

  依靠技術創新,濟南中維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突破了音視頻處理算法的核心技術,共獲得76項國家專利,已發展成為集安防視頻監控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記者了解,濟南中維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最近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60%。其中,基于國家級技術創新項目JV9800音視頻媒體橋專用集成電路生產的音視頻壓縮卡,暢銷160多個國家,全球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