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濟南迎來第7區:撤銷縣級章丘市,設立章丘區
章丘區終于來了!9月26日下午,《國務院關于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部分行政區域的批復》傳出:同意撤銷縣級章丘市,設立濟南市章丘區,以原縣級章丘市的行政區域為章丘區的行政區域,章丘區人民政府駐雙山街道府前大街287號。這意味著章丘迎來了歷史性時刻——撤市設區,至此,濟南有了第7區——章丘區。
章丘撤縣設區設立濟南市章丘區
這些年,章丘和濟南越走越近
交通對接:
近十年來,章丘一直在想著撤市設區,靠近濟南,所以交通上一直也想無縫與濟南對接。309國道是濟南市區與章丘的重要通道,2004年建成的收費站正好位于濟南與章丘之間,嚴重影響了章丘與濟南的一體化發展,2013年5月2日309國道濟南收費站東遷20公里,章丘與濟南之間的障礙去除了,從濟南到章丘可以一路暢通無阻了。
但是要想無縫對接濟南,僅僅只有世紀大道、309國道并不夠,2013年章丘市政府全力推進章丘市南外環建設,這條道路規劃穿過繡源河景觀帶、濟南市植物園等景觀,最后與濟南市區的旅游路實現對接。
濟南規劃建設軌道交通的想法一出來,章丘市的負責人就提出積極申請將軌道交通引入章丘,拉近章丘與濟南的距離。按照計劃,R2線有望東延至章丘。
城區對接:
經過多年的發展,濟南東部新城正在崛起,奧體中心片區正在成為濟南市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而濟南市中央商務區的確定推動著奧體片區正在成為濟南市的核心發展區域。東部新城包含十幾個片區規劃,往東經過唐冶新城、出口加工業片區、孫村片區,緊鄰章丘地界。這幾年東部新城片區迅速發展,人口及經濟總量都有明顯增加,東部新城正在成為濟南市的新中心。
章丘市按照撤市設區的規劃夢想,則一路向西發展,不僅將政府新辦公大樓西遷拉近了與濟南的距離,還啟動了作為融入濟南東部新區“橋頭堡”的繡源河片區開發,打造濟南東部旅游中心。
旅游對接:
濟南市植物園、濟南市野生動物世界都給章丘帶來了很多客流,如今香草園、朱家峪、百脈泉、白云湖等景區越來越多的獲得了濟南市民的認可。
撤市設區,有什么好處?
1、章丘撤市設區之后最大的好處就是終于和濟南融為一體了。
區域一體化是今后城市發展大趨勢,章丘市無論是人口、面積還是經濟體量、工業規模,位列縣域前列,撤市設區后,濟南城市擴容,促進“東拓”發展,有利于增強省會輻射帶動能力。
2、對章丘來講,市民生活質量提升,城市公共服務一體化得到促進,而且產業上、交通上也能得到市級層面更多的支持。目前章丘已經邀請規劃方面相關專家,對章丘的軌道交通進行設計規劃。
具體影響
A。規劃將納入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有利于提升章丘的規劃水平。地區的發展布局、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都將納入整個濟南市的規劃;鄉鎮變為街道,有些農村變為城市社區。
B。原先的區域功能可能要重新規劃。
C。老百姓在醫保、社保、教育、最低工資等方面,都將享受濟南市區待遇。
D。發展用地將會有質的變化,將獲得更多的產業用地,新區的發展將會加速,房價也會隨之上漲。
山東各市撤縣市設區經歷
從2013年10月至今,2年多時間里,山東已有5個市進行了撤縣(市)設區的區劃調整。此外,濟陽縣、東阿縣、茌平縣等也在推進撤縣(市)設區。
陵城2014年12月
撤銷陵縣,設立德州市陵城區,以原陵縣的行政區域為陵城區的行政區域。
定陶2016年4月
撤銷定陶縣,設立菏澤市定陶區,以原定陶縣的行政區域為定陶區的行政區域。
兗州2013年11月
撤銷兗州市,設立濟寧市兗州區,以原兗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兗州區的行政區域。
沾化2014年11月
撤銷沾化縣,設立濱州市沾化區,以原沾化縣的行政區域為沾化區的行政區域。
文登2014年3月
撤銷文登市,設立威海市文登區,以原文登市的行政區域(不含汪疃鎮、苘山鎮)為文登區的行政區域。同時,將原文登市的汪疃鎮、苘山鎮從行政區域上劃歸威海市環翠區,仍由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轄。
(原題為《章丘撤市設區區政府駐地雙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