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10月18訊 天冷了,火鍋成了市民飲食的一大選擇,近日,濱州惠民李敬國同村五人在一家火鍋店吃火鍋時,他與同村另一人居然被酒精嚴重燒傷住院。
李敬國說和同村五人一起吃火鍋,中途添加酒精,結果加到最后一個時,火“砰”的一下就沖著自己來了,火勢太快根本來不及反應,同村的李忠祥坐自己旁邊也沒能幸免,兩人情急之下就用雙手撲滅,結果雙手也受傷嚴重,無奈之下倆人躺地打滾撲滅了火勢。
據濱醫附院燒傷科醫師徐傳臻介紹:李敬國的燒傷總面積是百分之五十八,屬于特重度燒傷,有輕微的吸入性損傷,其中三度面積百分之二十左右,經過幾天的治療,李敬國已經度過了休克期,現在處于感染期,恢復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雙手雙前臂的創面比較深,下一步考慮手術治療。如果以單純封閉創面為目的去治療的話,需要十幾萬到二十萬,手術后期斑痕治療不好估計,李敬國的家屬稱,火鍋店的老板為兩人墊付兩萬塊錢就再也沒來過,記者聯系了發生意外的這家名為羊師傅的火鍋店,火鍋店老板也講述了當時發生此次意外的情形,承認是店里的責任,并且出事后店里也不再使用酒精小火鍋了,目前主要的是先為兩人治病,考慮到實在是拿不出錢,愿意先將店鋪轉讓,籌錢為兩人治療。
記者注意到,老板拿出的液體酒精,瓶身上任何標識都沒有,屬于三無產品,老板稱,批發市場買了都是這樣的液體酒精。記者走訪調查了酒店及廚衛用品市場發現這類的酒精爐非常普遍,一般就是固體酒精和液體酒精兩類,有的店主介紹說,還是推薦使用固定酒精,安全,液體酒精的安全隱患太大,一旦酒精爐的板燒熱,店員操作不當很容易著火,而且無法控制,太危險。有的店主咋稱,不推薦使用固定酒精,因為有味兒還嗆,而且不如液體酒精禁燒。但是不管固體酒精還是液體酒精都沒有任何廠家標識,還是三無產品。針對如何添加酒精,店主說法也不一,有的稱只要酒精燒完即可,有的說只要酒精不灑出來就沒事兒,那到底該處理如理呢?
徐傳臻醫師為此特地告誡,火焰燒傷的時候,有三個禁忌:一忌喊,避免吸入性損傷;忌跑,避免風助火勢越燒越旺;忌用手撲滅,雙手本身就是重要的功能器官,李敬國二人就因為雙手撲打造成雙手損傷很嚴重。有涼水或者濕布的或者濕衣服將火蒙滅,也可隔絕空氣自然滅火。記者也為此專門查了專業知識:
三檢查
①餐前要檢查酒精爐頂端的石棉網是否燒焦或不平,如有,應立即更換,目的是使酒精充分燃燒,放熱均勻。
②檢查酒精盒里酒精貯量是否在20%-80%之間;酒精過滿,點燃時酒精膨脹容易溢出起火,酒精量少于酒精盒20%,酒精盒里充滿著酒精蒸氣與空氣爆炸混合物,點燃時會引起爆炸。
③檢查點火槍是否正常使用。
三要
①酒精爐不用時要立即蓋上滅火帽。一是防止酒精揮發造成浪費;二是防止由于酒精揮發而在石棉網上留有較多的水分,以后使用不易點燃或燃燒不好。
②點火前及滅火前要禮貌用語告知客人,引起客人注意,以免造成在操作過程中碰到客人造成安全事故。
③酒精爐要用滅火帽熄滅。待蓋帽熄滅后,拔下重蓋一次。防止燈帽內外形成壓強差,而將帽吸緊,以后使用不易取下。
三不準
①不準向燃著的酒精爐里添加酒精,添加酒精時必須熄滅爐火,并冷卻到室溫,然后用漏斗或小口徑壺加入。目的是防止溢出酒精,遇明火而引起失火。
②不準用燃著的酒精爐點燃另一個酒精爐,要用打火槍引燃,目的是防止酒精溢出引起失火,打火機或火柴點燃存在安全隱患。
③酒精爐滅火不準用嘴吹,目的是防止爐內酒精蒸氣突然著火而爆炸。
如何處理酒精燃燒事故
衣服被火燒著時,千萬不能東奔西跑或者亂撲亂打,這樣很容易產生嚴重后果,因為跑的時候會有風,會加速燃燒,還容易引起周圍其他可燃物品的燃燒。正確的做法是,盡快脫去身上著火的衣服,或者迅速躺在地上打滾,使用滅火器(co2)滅火或者濕衣物覆蓋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