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中,涉及老年人的事故頻繁發生。歷城交警梳理發現,從10月10日至11月17日,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就有5位老人因交通事故身亡,事發原因多以橫穿馬路、闖紅燈等違法交通行為有關。
10月13日,66歲老人在七里堡路口被一輛大客車撞倒搶救無效死亡民警調取事發路段監控看到,大客車沿二環東路由南向北行駛至七里堡路口時,南北向的綠燈正在倒計時準備轉換黃燈。就在最后幾秒,客車沖出了停止線,由東向西步行的老人呂某正好過馬路走到事發地點。大客車隨即緊急剎車,一個人影被撞飛出去,66歲的呂某經搶救無效死亡。
在同一地點,今年2月5日,肖某駕駛重型半掛牽引車行沿著二環東路由南向北走到七里堡路口時,南北向正好是紅燈,南北信號燈快綠燈時,他看見一位老人從他車前經過,這時信號燈變成了綠燈。他剛起步,就感覺車的前輪咯噔一下,剎車后看見一位老人被撞倒在地,經搶救無效死亡。
根據近期發生的5名老人交通死亡事故,歷城交警分析:自身因素是老年人交通事故多發的重要因素。老年人步幅和步速明顯下降,橫穿道路時比年輕人要慢;各主要器官功能衰退,尤其是動態視力的衰退,對來往車輛車距判斷不準,加之聽力減退、反應遲鈍等生理因素,聽到喇叭聲后往往會心慌意亂、手忙腳亂,自我保護能力較差。
從事故多發的時間可以發現,涉及老年人的交通事故基本發生在晚上、清晨,這與老年人的生活習慣有關。這段時間視線不太好,而老年人往往又喜歡穿深色衣服步行,導致駕駛員很難發現,從而易引發事故。
意識因素方面,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識差,交通安全知識缺乏。隨意橫穿道路、亂闖紅燈等違法行為經常發生。
●交警支招 單獨外出著鮮艷衣服 避開漆黑路段
日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官方微信發布一條微信,穿著深色衣服的行人,最容易“融入”茫茫的黑夜,“消失”在駕駛員的視線中,令司機在視覺上看不見行人。對于這一情況,天橋交警專門進行了實驗,對穿著不同顏色上衣的行人進行對比發現,在漆黑的夜間,尤其是沒有路燈、光線不好的街路上,再加上行車近光燈亮度一般,穿黑色衣服的人在20米外幾乎就完全看不見。
交警提醒,晚上出行盡量避開漆黑路段,此外,老人單獨外出時最好著鮮艷衣服,并選擇視線較好的道路,盡量靠邊行走;橫過公路時要從人行橫道線上通過,并在人多時一起橫過,以引起駕駛人足夠注意,避免交通事故發生。